一、試題特點
思修法基分析題有兩種命題思路:一種是單獨考查思修部分,另一種是思修與法基的結合。所考查的考點有一定的原理色彩,又會與現實有關聯性。
二、熱點時政
今年是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傳統文化發表了重要講話。十八屆四中全會主題是依法治國,法律部分就顯得比較重要,但是單純考查法律部分的可能性不大。人生觀部分每年都有考題涉及,屬于傳統重點。
三、重要考點
(一)人生價值
1.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既相互區別,又密切聯系、相互依存一方面,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個體提高自我價值的過程,就是通過努力自我完善以實現全面發展的過程。人生自我價值的實現構成了個體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實現人生自我價值的基礎,沒有社會價值,人生的自我價值就無法存在。人總是生活在社會當中,個體無法脫離社會而存在和發展。一個人的需要能不能從社會中得到滿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滿足,取決于他的人生活動對社會和他人的貢獻,即他的社會價值。
2.人生價值的標準
一個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樣的價值,從根本上說是由社會所規定的,而社會對于一個人的價值評判,也主要是以他對社會所作的貢獻為標準。個體對社會和他人的生存和發展貢獻越大,其人生的社會價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會價值就越小。
人生價值評價的根本尺度,是看一個人的人生活動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否通過實踐促進了歷史的進步。勞動以及通過勞動對社會和他人作出的貢獻,是社會評價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的普遍標準。勞動和貢獻的尺度作為社會評價人生價值的基本尺度。
3.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1)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國家的主人。
(2)走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道路。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這是古往今來許多人成就事業的經驗總結。不僅要刻苦學習書本知識,而且要努力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探求真知。
(二)正確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
中華民族的道德傳統是一個矛盾體,具有鮮明的兩重性。屬于精華的部分,表現出積極、革新、進步的一面;屬于糟粕的部分,則表現出消極、保守、落后的一面。正確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既不能全盤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盤否定、全面拋棄。要做好取舍和創造性的轉化工作。
在對待傳統道德的問題上,要反對兩種錯誤觀點。一種是虛無論,另一種是復古論。虛無論對傳統道德不加分析地全盤否定,甚至上張"全盤西化"。復古論對傳統道德中的精華和糟粕缺乏科學辨別,刻意拔高傳統道德特別是儒家傳統道德,主張以傳統道德代替社會主義道德。這兩種觀點都割斷了道德的歷史與發展的關系,否定道德的歷史進步性,結果必然否定革命道德傳統,否定社會主義道德。從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無論是虛無論還是復古論,都對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道德文化的進步產生了十分消極的影響。
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堅持保護利用、普及弘揚并重,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建設,維護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新時代鼓舞人民前進的精神力量。
(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1.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
(1)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的四項基本要求:一是科學立法;二是嚴格執法;三是公正司法;四是全民守法。
(2)執法為民
執法為民的基本要求:一是以人為本;二是尊重和保障人權;三是文明執法。
(3)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的基本要求:一是堅持立法公正和執法公正并重,執法公正要堅持合法合理原則、程序公正原則;二是堅持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
(4)服務大局
(5)黨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我國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是實現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和強大推動力量。黨對社會主義法治的領導主要是思想領導、政治領導和組織領導。
2.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關系
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是有機統一的關系。一方面,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另一方面,依法執政是黨執政的基本方式,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又必須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
3.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法律權威是指法的不可違抗性。法律權威的樹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強制力和內在說服力。法律的外在強制力是法律權威的外在條件,主要表現為國家對違法行為的制裁。法律內在的說服力既來源于法律本身的內在合理性,也來源于法律實施過程的合理性。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的核心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治國家的前提條件。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內容。
4.努力成為法律權威的堅定維護者
第一,樹立法律信仰;第二,引導他人尊重法律權威;第三,敢于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