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農歷年底,記者走訪各大招聘會發現,大學生大多希望能找份工作好回家過年,求職熱情高漲。不過,在求職過程中記者發現第一學歷儼然成了部分碩士研究生“絆馬索”。眾多本科不在名校渴望通過考研洗底的碩士研究生更是坦言讀研白讀。對此,專家提醒學生在考研前要仔細考慮是否必須讀研,并在讀研過程中明晰職業規劃提升專業技能,避免讀研后仍處于有“學歷”無“實力”的尷尬境地。
企業學歷倒查“洗底”學子受傷
近日,從佛山南海趕來廣州大學城招聘會的張海玲投簡歷忙個不停。在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本科畢業后,她考上廣西大學的研究生。原本希望研究生學歷后能為她帶來一份好的工作。然而近一個學期揾工經歷,小張的期望早已煙消云散,對這樣的情形視為常態。據小張介紹,起初,招聘單位看了她的簡歷顯得不太熱情,她不太明白,于是問了師兄才發現原來是她的第一學歷不是名校惹的禍。
為此,她修改了簡歷,在簡歷里故意省略了本科學歷。不過,這并不能躲開企業招聘人員火眼金睛。招聘人員總是第一時間提問她的第一學歷。當聽到第一學歷是一所三本院校,都是簡單問幾句讓她放下簡歷離開。為此,張海玲非常困惑:“高考失利后,我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優秀。千軍萬馬的考研成功已經證明了我并不比名校學生差。為什么用人單位還那么在意我的過去,早知如此就應該直接本科畢業出來找工。”
同樣不是出自名牌本科的暨南大學研究生陳芳在求職時也遇到了這個邁不過去的坎。雖然招聘單位沒有寫明第一學歷只招211、985的碩士畢業生,但是人力資源專員還是會在簡歷篩選上有所側重。“不該否定我們的成績和能力。普通高校的實力與名氣盡管比不上名校,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個體的工作能力與責任心就不如他們。”陳芳說。
針對此現象,記者特意詢問了一些招聘人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名企業人力資源代表表示,企業在面向研究生招聘時確實更希望招到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讀于名校的學子,這是由大企業用人成本考量所決定的。“我們更喜歡‘根正苗紅’的學生。本科不斷擴招本科學歷“含金量”已經下降了,名牌學校本科生質量更有保證。”該人力資源專員表示,而研究生的含金量更是下降,所以對研究生考慮本科出身十分正常,“哪個企業不想搶到更有成長性的人才呢?”
國內讀研“洗底”難 國外考研謀出路
記者從一些留學中介結構了解到,正式基于國內研究生含金量的下降,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到國外讀研。
家住南海嘉洲廣場的聯合國際學院學生張欣如很早就樹立了讀研的想法。在國內讀研和海外讀研的比較后,她最終選擇赴英國史云斯大學就讀市場學并順利入職格力地產。她介紹最終影響決定是考慮到海外研究生含金量更高。“國外研究生教育大多數是應用型碩士。英國只需一般是1年就業也相對容易。國內研究生過于注重學術和理論的研究,實用性低,大企業對學位的認可度逐年下降。”張欣如介紹,英國讀研的外國同學大多是有實戰經驗的職場人。他們更懂得融會貫通知識在實戰中運用,對客觀事物的了解更深入有自己的看法。與國內研究生大多數同學都是沒有實戰經驗的菜鳥相比,海外讀研無疑優勢更大,更能有所收獲。
據本地留學機構啟德教育《2014年大學生出國讀研調研報告》顯示,珠三角近5年出國讀研人數年均增長10%,在廣佛地區這種趨勢更為明顯,每年赴海外讀研的人數已達數萬人,年增幅超過兩成。
琥珀教育華南區總經理何楚剛介紹,近年出現的出國讀研熱,除了因為我國高校應用型碩士不多外,國內研究生質量下降是重要原因。“我國碩士研究生整體淘汰率不到5%,而在教育相對發達國家,這個數字可能高達30%-50%。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寬進寬出的現狀讓學位含金量大打折扣。學制冗長又不能讓學生體現出過人的優勢,相反三年學制下學生年齡偏大,企業會認為他們的可塑性減少,未能展現出高學歷的優勢。”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5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今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為164.9萬人,較2014年減少6.5萬人。與此同時,赴海外讀研卻在升溫。
專家建議:
突破有“學歷”無“實力”困境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研究生課程講師張少威認為,近年來,隨著國內高校大量擴招,部分研究生學生有“學歷”無“實力”。但是他們期望值普遍較高,認為讀了多年書,花去的成本大,不甘心為找到一份工作而降低自己的擇業標準。很多本科畢業生也僅僅是為了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加入到了考研的隊伍。由于缺乏合理的職業規劃,造成了他們為考研而考研,就業時就會處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張少威提醒同學們應根據自己的專長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面對就業壓力,理性看待當前情況,調整就業觀念和就業方向。
對于本科學生,張少威建議大家在考研前一定要衡量清楚是否有必要去讀研究生,如果職業發展方向并非高學歷不可,其實大可不必讀研,進入職場工作,同學們也能獲得成長和進步。同學們或可選擇工作一段時間后讀研,這樣學習目的性和針對性更強,知識更容易學以致用。
提升自己才是出路
美亞置業華南區總經理韋松灝表示,站在企業的角度對應聘者第一學歷提出要求是想招到更高層次的人才。重點高校的畢業生能力總體能力上“優于”普通院校的學生,成材率更高導致,“優中選優”現象愈演愈烈也就不足為奇。他強調目前社會對高端人才的需求一直都有,但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高學位的人,更希望他們用知識和技能為公司創造效益。如果同學們的抓手就空有一個學位,肯定難以受到企業的青睞。就算求職成功,同樣缺乏成長后勁。
韋松灝建議同學們應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怎么樣提升自己,讓自己足夠的強大。學習能力、工作能力才能決定同學們今后職場的發展和走向。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技能,靠業績靠實力說話。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