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粗粗的管子連接著防護面罩,手套、皮靴,連同掛在身上的大小裝具,似乎融為一體,沒有任何縫隙。凡是看到這種情景的人會很自然地為之擔憂,里面的人是怎樣呼吸的。
這是新疆軍區某防化技術大隊核輻射檢測工程師韓莎莎的特殊“軍裝”。今年才剛剛31歲的她,已經穿了7年。她是防化技術大隊唯一從事防核輻射檢測與研究的女性。
她從事的工作是在特殊環境下的核輻射檢測,而且許多時候是零距離的。
2009年,一項特殊的任務迫在眉睫,必須盡快完成芥子氣路易士劑寒區消毒機理研究。這種毒劑一旦沾在手上,輕則傷人,重則喪命。
這項任務的主研人是一位老專家。他需要一位敢于在試驗一線擔當的人做具體工作,沒人敢應。這時,韓莎莎找到領導,說:“我上!”就這樣,時年25歲的她一頭扎進“死亡禁區”,與毒魔進行生死較量。后來,研究獲得了巨大成功,換來的是無數人都萬分渴望的軍隊科技進步獎。
有人說,這個世界最怕的就是有人敢逞強。韓莎莎每每給予回應:這與逞強無關,軍人的舞臺在戰場,而戰場沒有理由拒絕女人。
她深知,與核輻射拼跑,僅有膽量是不夠的。前年6月,韓莎莎所在單位受領一批核輻射源的銷毀任務。作為核輻射監測工程師,韓莎莎理所當然地沖在了作戰第一線。
那幾天,她頭戴鉛帽、身穿防輻射服,背著10多公斤的整套裝備,在輻射區內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汗水濕透了衣服,卻不能松半口氣。在連續作業了三天之后,因為體力不支和酷熱導致的汗水侵蝕,一瓶報廢化學物質在銷毀過程中掉落在地。瞬間,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氣體。她清楚在這種環境下,防護服是不能保證絕對安全的。情急之下,她迅速跑出銷毀室,關閉安全門,在對自己進行消毒處理之后,終于化解了突發的險情。
類似于這樣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韓莎莎已記不清有過多少回。
“核輻射的運用、防護研究與銷毀是永恒的命題!”韓莎莎說,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這項特殊的行業需要有人堅守。
如今,已擁有多項科技進步獎的韓莎莎,主動放棄了軍事學院寄來的博士錄取通知書。因為她堅信自己在核輻射檢測基層一線,一定能夠成為一名更有作為的戰士。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