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將在未來共同培養研究生,聯影將成為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培養基地,雙方將以“雙導師制”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根據協議,培養基地涉及專業覆蓋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先進制造、電子信息、工業設計、材料、物理、數學等各領域。未來1-2年時間里,上海交大將逐步建立5到10個類似的聯合碩士培養中心,以應對國際化市場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變培養“會制造”的大學生為“會創造”的學生,打造科技創新生力軍。
眾所周知,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九成以上市場份額被西門子、GE等國際大公司占領,國內的醫療器械公司雖然有一定數量,但在核心技術上缺乏科技競爭力。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國高端醫學器械技術產業人才資源總量嚴重不足,而且高層次核心人才資源稀缺。
高端醫學影像技術產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的高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醫療、電子、機械、信息技術等多個行業交叉關聯的復合型人才。同時,作為新興產業,業內高端人才集中在跨國公司或國內屈指可數的幾家知名企業。而且由于我國高端醫學影像技術產業起步相對較晚,基礎相對薄弱,鮮有能解決關鍵問題的科研帶頭人和精通復雜高端科技產品項目管理的復合型技術人才、管理人才。
據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徐學敏教授介紹,此次雙方合作,將共同探索如何自主培養高層次核心人才。根據協議,雙方將以“雙導師制”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即上海交大將聘請上海聯影的資深專家擔任兼職導師,與該校相關學科的教授組成導師組,對接產業需求與培養醫學影像高端人才為目標,制定培養計劃,通過開設前沿課程、開展問題驅動的研究,培養復合型人才。
事實上,目前上海交通大學選擇的合作伙伴大都是國內行業領先的本土企業,比如商飛、寶鋼、上汽等企業。這些企業既是本土的龍頭企業,本身又具備一定的科研創新能力,以及人才儲備的需求。“聯影本身就聚集了大量海內外的高層次人才,包括國家****和上海****。”徐學敏教授說,根據國家科技發展規劃,上海聯影將針對科技部、發改委等部委的醫療器械重大專項等開展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的研究,其中PET/MRI、靜態能譜CT系統等研究項目將填補我國相關領域的空白。伴隨科研課題的開展,將有力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學校預計在未來1-2年時間里,逐步與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網絡通訊等領域的公司合作,建立5-10個培養研究生聯合基地。預計覆蓋300-500名碩士研究生。
選擇合作的企業,上海交大尤為慎重。徐學敏稱,“研究生是創新的主力軍,我們培養的學生重點應該輸送到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企業中。因此,上海交大合作的目標鎖定在具有相當規模、有創新活力和研發能力的大型國企及民營企業。這與學校一貫秉持的校訓精神相關,也與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不謀而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