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大附中一個同學斥責開車人亂停亂放占用非機動車道,竟然被幾個成年人無恥圍攻,說成“讀書讀傻了”。一些公然違規、違法的人,竟然不知錯,沒有了廉恥,此事是經典的一例。
其實不止這一件事情。我們在上下學時間拍攝了這些“瘋狂”的家長,為了就近接送孩子,瘋狂占用各種車道制造交通混亂的。我們也希望提醒各位家長:您不僅違規違法,您也在從小教孩子違規違法!
學生讀傻了,還是成人沒有了廉恥?
拿雞蛋碰石頭,看似不堪一擊,自取滅亡,但是雞蛋是有生命的,石頭是死的;雞蛋打破了是生命,雞蛋可以躍過石頭!
——韓國電影《辯護人》
輿論場力挺“清道夫”,“軟雞蛋”華麗麗逾越“硬石頭”
近日,人大附中的一名男生,因為一段視頻不小心出名了,這段視頻記錄了他用手機拍攝一輛占用非機動車道的私家車、遭到私家車上3女1男集體下車圍攻及被罵“讀書讀傻了”的全過程,并且順便被罵者“問候”了他就讀的人大附中。
看視頻,四個大人圍攻一個初中生,誰是“石頭”、誰是“雞蛋”,一目了然。戲散了,此事一經傳播,在網絡的輿論世界,“石頭”和“雞蛋”的地位卻逆襲了。
“占道罵人者”受到幾乎一邊倒的指責,人大附中校團委通過微信公眾號“RDFZ校團委”發布消息“尋找人大附中的‘傻子’”,這條消息被閱讀了14800余次,并收到了近200個“贊”。曾經看似不堪一擊的“軟雞蛋”真的通過輿論的軟著陸,躍過“硬石頭”,成為毫無疑問的輿論贏家。
逾越的力量來自于哪里?因為網絡是一面哈哈鏡,容易將兩類人性放大。一類是,將現實中許多隱藏的人性丑陋、暴戾的一面無限放大;另一類是,將人性的內需、潛藏在內心深處對美好的渴望,無限釋放。比如,此事件發生以后,大多數人選擇主動地站隊,做該男生的“辯護人”,源于內心對美好道德的呼喚,對亂停車的痛恨。
正能量,這個即便被輿論炒得泛濫的話題,許多人仍然愿意傳遞。因為,人們很清楚,數年前的道德行為欠債,如果不及時償還,正義就要遲到,如今孩子來維護正義,他的權利不予維護,正義也要遲到。援引韓國電影《辯護人》的一句經典臺詞,“讓我的孩子們不要生活在因這種荒唐的事踩剎車的時代。”
輿論效應褪去以后,“清道夫”之路亟需正能量多米諾效應接力
從圖片上來看,不論這名學生的舉動是否能夠直接影響到更多人的停車習慣,不得不承認,雖然仍然存在學校門口亂停車的現象,但是占用非機動車道的汽車數量比預期少了。這么看,的確挨罵得有價值,至少能夠喚醒不少原先內心向善、行動上無法跟進的家長們,這一場罵的意義在于,給了他們輿論的壓力,自律的弦撥緊了。
然而,正如媒體所言,40萬點擊量視頻中的男主角“傻子”似乎并不愿繼續站在“聚光燈”下,他的故事也會很快從輿論中散去。輿論監督的影響力褪去以后,現實會不會又回到原點呢?
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如果家長、校方和有關部門沒有一起借助此次“輿論正能量效應”發力,那么輿論督促的效應褪去的同時,亂停車的現象也將加劇。為何?源于人性的弱點。“心靈固然愿意,肉體卻軟弱了”。
這一句話聽起來高大上,其實,道理很簡單。比如,我們的社會,存在一個有趣的現象,虛擬中,人們習慣于做道德的巨人,處在道德的高位審視他人,而回到現實中,人們的道德規范和自律又容易打回原形,我行我素。
即便我們清楚道德的標桿尺度,卻往往無法輕易地做到用行動標注道德的新高度。這里不僅僅是自律的原因,而且還得考慮到多米諾效應的影響。比如,游戲的規則是,學校門口的高峰期占道現象成為普遍現象,騎車人被擠得沒有路權也是事實,“人不怕錯,只怕一個人孤獨地錯,‘錯誤大鍋飯’會慢慢地讓人誤以為存在即是合理。”從這一點上,不難理解罵人者罵學生“書呆子”的原因了。
守規矩的人多,多到壓倒性的時候,會影響到不守規矩的人,迫使后者也習慣守規矩。反過來一旦不守規矩的人多了,那就會壓縮原來守規矩的人的空間。時間長了,能夠自律的人看到身邊的人都在犯錯,也許不禁會困惑:“我應該追求道德高度,還是應該用本能來行動?”還有人會追責,“政府先把大環境治理好了,再鼓吹這個正能量也不遲。”警察抓違章,不少人就說你怎么不全部抓,只抓我一個。于是,給了犯錯一個又一個合理的借口。然而,大家是否想到,正是在這樣的現狀下,這樣的堅持才難能可貴。
當然,僅靠家長的自覺和自律也是遠遠不夠的,政府的層面和學校方面需要一起努力,從源頭想辦法解決難題。以人大附中為例,記者經采訪得知,該學校各年級放學時間不同,并無一些小學門口出現爆發式增長的接孩子車流。相比中關村二小,人大附中門口有交通協管員,對太過份的司機都會勸阻疏導,沒有出現二小長達20多分鐘的徹底堵死的情況。而停車太不地道的車主,被交警“趕到”前面去了。
一名接送孩子的家長表示,“學校門口南側100米和對面的電子市場都有較多車位,如果學校能夠進行協調,在特定時間段允許接送車里進入這些停車場,并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將對亂停車有較大改善。”
另一名開車來的家長表示,“校門對面的馬路輔路上一般車位充足,如果附中門口適當的地方開辟臨時過街通道。一些家長也許就選擇對面停車,而不是都擁擠在學校門口,占滿輔路又占主路了。”
治理請從“我”做起
中國式接送讓校園門口的交通亂象的確很難治理。對此,網友們獻計獻策,小編根據網友們的意見,以及目前正在實行的緩解辦法,整理如下:
1,增設臨時性停車位。在校園附近道路劃定臨時性停車位,特別是在校園周邊非主要路段和時段推出臨時停車泊位。
2,實行定時單向停車。根據學校上下學時段車流單向擁堵的情況,對校園外對向車道進行合理劃線,實行定時單向停車的形式,確保行車路線通暢。
3,周邊區域錯時停車。學校多建在住宅區附近,白天當業主上班后住宅區內車位相對比較充足,可供學校教師車輛臨時停放。同時學校附近大型商業區地下車庫白天的車位也較充足,可以通過簽署共建協議等方式,以免費或收取少量費用的形式提供給周邊學校教職工臨時停車。
4,加快輕軌建設速度。加快輕軌等公共交通建設,緩解,出行壓力,同時增加公共自行車租賃點,倡導低碳出行。
5,“暴力解決法”,開罰單和拖車。
6,“軟性配合法”,我的辦法就是孩子打來電話,我才去學校接他,這樣就絕對不會占道,主要是學校離家不遠。
7,交管部門:協管員值班。每天14時30分后,在違法停車較嚴重的學校外,派交通協管員值班。目前,在人大附中門口的海淀黃莊路口,也同樣有交通協管員值班。
8,學校:錯時放學。中關村一小和中關村三小鄰近,采用錯時放學的方法來緩解交通壓力。在人大附中,學校將不同年級學生的放學時間定在不同的時間段。
9,家長亂停車,將扣孩子德育分。
10,東城某所胡同學校為解決校外亂停車的問題,主動與交管部門聯系修路、引導車輛在胡同口停放,頗得家長好評。
11,“惡搞教訓型解決法”,一網友建議,自行車道的寬度小于汽車寬度,但是考慮到有的司機會搬護欄,連人行道都能上的駕馭能力。網友“星球統領”提出,應該把護欄設置為一開始特別寬,到后來特別窄。這樣開車的鉆進去結果發現出不來了,想倒車,又發現后邊的車跟了上來。然后就好玩了。
12,以后會好起來的,從去年開始跨區上學受限制了,需要私家車接送的學生會越來越少。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