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批復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長江中游城市群,是長江經濟帶三大跨區域城市群支撐之一。另外兩大城市群是長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可以說,這個規劃的出臺,是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重大戰略的重要舉措,為中國經濟下一步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撐。這是習近平區域發展戰略思想的具體體現,長遠目標是要把長江經濟帶打造成中國經濟的一條“黃金腰帶”。深入研究“長江經濟帶”相關報道、新版大綱解析的基礎上,對“長江經濟帶”觀點與毛中特的區域發展結合考點進行總結,希望能對參加2016年考研的同學起到方向性指導作用。
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對中部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東中部良性互動發展,適時而有必要。也就是說,“長江經濟帶”對于統籌區域發展,部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一、統籌區域發展的必要性
我國地域遼闊,由于歷史、地理位置及經濟基礎等原因,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區域發展差距是自然、歷史、經濟綜合作用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解決起來具有長期性。要注重縮小區域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使不同區域的人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縮小生活水平差距,是比較切合實際的要求。統籌區域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則。統籌區域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不僅關系現代化建設的全局,也關系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二、統籌區域發展的具體措施
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必須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這是我國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基本目標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途徑。要按照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基礎和未來發展潛力,統籌考慮未來人口分布、經濟分布、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要創造條件引導中西部勞動力向經濟相對集中的地區轉移,充分發揮這些地區的人口承載力;引導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向中西部地區流動,增強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實力。通過人口和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
以上是老師對“長江經濟帶”觀點與毛中特的區域發展結合考點的結合點作出的系統梳理和總結。希望2016年考研同學予以參考。祝同學們復習順利、學習進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