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組建于1998年,學院的變革和發展可追溯到1954年,是一個具有較長歷史而又蓬勃發展的學科型實體學院。學院現有學科領域覆蓋了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物理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等一級學科。學院的辦學理念是“厚基礎、寬專業、強應用、揚個性、重創新”,學院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獨具特色。學院在軍工方面的研究項目數為全校最多。
學院設有無線電電子學系、光電科學技術系、信息安全工程系;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實驗中心、光電專業技術實驗室、信息安全專業實驗室、本科生創新實驗室和7個研究所。現有在編教職工114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目前學院有專任教師8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5人,碩士生導師54人,教授(級)29人,副教授(級)35人。學院還聘有6位院士及20多位知名專家、教授擔任兼職教授。
學院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光學工程、光學、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無線電物理、信息系統安全);工程博士招生領域1個(電子與信息);碩士點10個( 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無線電物理、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光學工程、光學、物理電子學、信息安全),工程碩士招生領域2個(電子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本科專業5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安全),四川省重點學科3個(光學、光學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光學實驗室、信息安全實驗室、國家信息安全產品測評技術實驗室),人才培養基地2個(省級電子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校級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設有電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師班。
學院在通信與信號處理、電磁場與微波、激光與光通信、光信息、數字圖像處理與識別、信息安全、水利信息化等領域開展了廣泛的科學技術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我院近年在國防和軍工方面承擔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強激光及相關技術、無線能量傳輸、復雜系統電磁兼容、通信抗干擾等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重大項目、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國防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國家重大專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863”、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以及各類省部級項目和黨政單位、企事業合作項目200多項;有600多篇論文被SCI、EI檢索。在高功率固體激光、微波化學、微納激光、結構照明型三維成像理論與應用研究等領域的研究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省部級獎勵10多項,授權發明專利60多項。與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德國、意大利、挪威、韓國、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廣泛的合作與交流。深入開展的科學研究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師,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的國家棟梁和社會精英創造了條件。
近年來我院獲得各組教學成果獎30多項,出版教材40多部,其中有10部教材為“十一·五”、 “十二·五”規劃教材。學院現有博、碩士研究生700余人,工程碩士生100多人,全日制統招本科生1680人。學院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成效顯著,建立了系統的本科生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創新能力培養五大平臺。通過在學生自主管理的電子科技園、本科生創新實驗室的鍛煉和教師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指導,培養了一大批思維活躍、具有強烈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強的優秀學生,取得了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一等獎等各種獎勵80多項。電子信息工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信息安全本科專業列為了國家特色專業。
學院的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企事業單位和廣大校友的關心和支持,錦江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在我院設立了校級“錦電杯”科技創新大賽,重慶三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三樂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優博創技術有限公司、敏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分別在我校設立了獎教、獎學基金、學生各項活動基金等,對學院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5年,學院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合計195名,其中預計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94名。接收推免生章程如下:
一、申請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身體健康,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應屆本科畢業生且獲得本人所在學校的推薦免試資格。
3.順利畢業并獲得學士學位。
二、接收專業、人數
專業、人數等詳情請查閱《四川大學2015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專業目錄》。
三、申請、復試、錄取程序
1. 9月28日左右開始,獲得推免生資格且符合申請條件者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以下簡稱研招網)“推免服務系統”填報專業志愿。網址:http://yz.chsi.com.cn/tm
2. 在“推免服務系統”獲悉填報專業志愿信息后,學校2個工作日內通過研招網“推免服務系統”向申請考生發出復試通知。考生接到復試通知并確認后,學院相關專業聯絡人將盡快通知學生進行復試,復試需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考核,且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
3. 考生需交驗以下書面材料:
(1)學生證、第二代身份證復印件;
(2)其他各種能力證明材料(如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單、獲獎證書、本人代表性學術論文、出版物或原創性工作成果等)復印件;
(3)由政府設立的二級甲等以上醫院或四川大學校醫院出具的體檢報告。
請將材料寄往:
單位地址:成都市一環路南一段24號
郵政編碼:610065
單位名稱:電子信息學院A座112研究生教務辦公室
電話:85463874 18328683138
請在信封或快遞正面注明“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推免申請材料”
4. 10月初起,復試合格者在研招網“推免服務系統”及時點擊待錄取通知。
四、獎助學金
四川大學研究生獎助體系完備,由國家獎助金和學校獎助金兩部分構成。國家獎助金包括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學校獎助金包括學校學業獎學金和學校“三助”崗位津貼。具體情況請詳見《四川大學研究生獎助體系實施方案》(http://gs.scu.edu.cn/newDetail.aspx?ID=1951)。
五、咨詢、聯系方式
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028-85463874
手機:13308018393馮老師 13540487646賴老師 18328683138張老師
Email:laihua@scu.edu.cn
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主頁:http://eie.scu.edu.cn/
各專業聯絡人名單(各位同學可先確定擬報考專業,直接和相關專業聯絡人聯系)
專業 | 聯絡人 | 聯系方式 |
無線電物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楊老師 | 13880905319 qq:249318258 |
電路與系統 | 李老師 | 18280036106 qq:1049345904 |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 雷老師 | 18080855278 qq:3762935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卿老師 | 13880789330 qq:5085114 |
信息系統安全 | 劉老師 | 15928568818 qq:59154092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陳老師 | 15882084371 warminspring@qq.com |
光學工程 | 王老師 | 15196672467 jwang@scu.edu.cn |
光學 | 鄧老師 | 18180670727 qq:2251243121 |
物理電子學 | 鐘老師 | 15982389074 scuzhongzq@163.com |
電子與通信工程(專碩) | 卿老師 | 13880789330 qq:5085114 |
光學工程(專碩) | 鄧老師 | 18180670727 qq:2251243121 |
六、其他事項
1. 申請人必須保證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若申請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實或不準確,不予錄取。
2. 在入學報到時未獲得畢業證書及學士學位證書者,學校將取消其錄取資格。
3. 申請人目錄查詢、信息注冊、上傳照片、繳費、填報志愿、接收復試和待錄取等都在“推免服務系統”上進行,擬錄取考生不再領取校驗碼、登記表,不再進行現場確認。
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九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