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基本情況簡介
方福前,男,漢族,安徽廬江人,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二級教授,西方經濟學博士點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雜志主編。
1、教育背景
博士,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1994
碩士,經濟學,武漢大學,1985
學士,經濟學,安徽大學,1982
訪問學者,丹麥Aalborg大學,1998
高級研究學者,美國Stanford大學,2006
2、工作經歷
1994年—現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1984年—1991年,安徽大學經濟系(經濟學院)
3、社會職務
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副會長
北京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會長
國家民政部政策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共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
4、獎勵、榮譽稱號
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三),1997年
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2000年
高等學校首屆國家級(百名)教學名師,2003年
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2005年
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個人),2006年
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個人),2010年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二、主要研究方向
1、西方宏觀經濟學:包括西方宏觀經濟學的體系、結構、方法和新發展、新動態。
2、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包括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及其演變,他們之間的爭論與分歧,以及他們對經濟政策和經濟實踐的影響。
3、中國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主要包括中國改革、開放和發展中的宏觀經濟問題以及宏觀調控和宏觀經濟政策,近幾年主要關注擴大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
消費需求,經濟結構調整,通貨膨脹,歐元與中歐經濟貿易關系。
三、主講課程
微觀經濟學原理
宏觀經濟學原理
中級宏觀經濟學
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
宏觀經濟學及其流派前沿專題
四、主要科研項目與課題
目前在研的縱向課題有:
1、“中國居民消費需求影響因素調查與計量分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009年立項。
2、“歐元的新政治經濟學分析”,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2010年立項。
3、“西方經濟學流派評析”,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2010年立項。
五、主要科研成果
論文(2006年以來):
1.新時期的西方經濟學如何“中國化”,《學術月刊》(上海)2006年第3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13期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3期轉載,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理論經濟學》2006年第6期轉載。
2.對本科基礎課教學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國大學教學》(北京)2006第6期。
3.圍繞“凱恩斯革命”的最新爭論,《教學與研究》(北京)2006年第12期。
4.歐元:從現在看未來,《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北京)2006年第12期。
5.從社會福利函數的演進看我國的公平問題,《天津社會科學》(天津)2007年第3期。
6.比較凱恩斯和馬克思對失業原因的分析,《教學與研究》(北京)2007年第7期。
7.關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個問題,《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北京)2007年第11期。
8.中國政府規模增長及其原因分析,《學術月刊》(上海)2007年第10期。
9.把握西方經濟學的發展,促進西方經濟學“中國化”,《學術月刊》(上海)2007年第10期。
10.奧運科技群特征與系統循環,《北京社會科學》(北京)2008年第3期。
11.關于當前宏觀經濟和政策走向的幾個問題,《光明日報》(北京)2008年8月26日。
12.我國經濟管理體制和調控方式的變革,《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13.30年來我國宏觀經濟調控思想的演變,《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9期。
14.論政府如何和因何參與共性技術研發,《財貿經濟》2008年第10期。
15.對我國經濟調控30年的回顧與思考,《甘肅理論學刊》2008年第6期。
16.當前宏觀經濟政策解讀與建議,《理論視野》2008年第12期。
17.外商直接投資的外溢效應對我國工業行業技術進步的影響,《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8年第12期。
18.論奧運科技如何產業化,《北京社會科學》2008年第6期。
19.中國居民消費需求不足原因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
20.中國城鎮居民福利水平影響因素分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
21.我國高技術產業的投入產出效率分析,《中國軟科學》2009年第7期。
22.縮短政策時滯,提高宏觀調控水平,《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7期。
23.總需求和總供給沖擊對我國失業和產出動態關系的影響分析,《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9年第12期。
24.政府消費與私人消費的關系:研究路線概述,《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12期。
25.三類沖擊與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財貿經濟》2009年第12期。
26.歐元流通對我國向歐元區出口規模的影響分析,《經濟學家》2009年第11期。
27.An inquiry into the causes of inadequate household consumption in China — An analysis based on provincial data of urban and rural China.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nd Springer, Vol.4, No.4, December 2009.
28.A study of inadequate consumer demand among Chinese residents—based on data for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different province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Routledge, Vol.30, No.4, November 2009.
29.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1991-2008年Malmquist指數方法,《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0年第9期。
30.奧肯定律的五個版本及其不一致性,《江漢論壇》2010年第10期。
31.奧肯定律在中國的適用性檢驗,《經濟學動態》2010年第12期。
32.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對產出-失業關系的影響分析,《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12期。
33.凱恩斯復活:是福是禍?《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2月28日。
34.經濟結構調整的雙重路徑:市場化與政府轉型,《學習與探索》2011年第1期。
35.從愛爾蘭債務危機看歐元的“生存之惑”,《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1月13日。
36.中國城鄉居民不同收入的邊際消費傾向及變動趨勢分析,《財貿經濟》2011年第4期
著作(含譯著):
1、《從〈貨幣論〉到〈通論〉:凱恩斯經濟思想發展過程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
2、《如何認識和使用歐元》,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年。
3、《公共選擇理論:政治的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4、《亞洲的戲劇:南亞國家貧困問題研究》([瑞典]繆爾達爾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年
5、《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6、《西方經濟學新進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7、《宏觀經濟學》([美]Roger E. A. Farmer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8、《西方經濟學新進展》(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