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時延安,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1994年畢業于黑龍江大學法律系;1994年-1997年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民檢察院工作,歷任書記員、助檢員;2000年7月獲得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學碩士學位;2003年7月獲得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
主要兼職為中國法學犯罪學常務理事,北京市刑法學學會副秘書長。曾任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2011-2013)。
2006年8月-2007年5月,曾赴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訪學;2011年曾赴英國牛津大學犯罪學中心訪學。
二、教授課程
1.中國刑法學
2.英美刑法學
3.港澳臺刑法學
4.刑事政策學
5.全球治理與反腐敗
三、主要研究方向
2.比較刑法學
3.全球治理與刑事法治
四、主要科研項目
1.構建有中國特色保安處分制度研究(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2、中國區際刑法基礎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明德青年學者計劃)
五、主要科研成果
(一)主要著作
1.中國區際刑事管轄權沖突及其解決研究(獨著)
2.妨害風化犯罪立案追訴標準與司法認定實務指南(獨著)
3.刑事管轄制度研究(獨著)
(二)主編
1.大案征候:中國2012年最受關注刑事案件評點
2.大案隱喻:中國2011年最受關注刑事案件評點
3.中國2010年最受關注刑事案件評點
4.《犯罪與行政違法行為的界限及懲罰機制的協調》(副主編)
(三)譯著
1.被解縛的哥特城—紐約黑幫興衰史
2.公共犯罪學?
(四)主要論文
1.隱性雙軌制:刑法中保安處分的教義學闡釋
2.勞動教養制度的終止與保安處分的法治化
3.保安處分的刑事法律化——論刑法典規定保安性措施的必要性和類型
4.刑法規范的結構、屬性及其在解釋論上的意義
5.刑罰權運作的秩序
6.論死緩犯限制減刑的程序問題——從對《刑法》第50條第2款的法理分析引入
7.刑法立法模式的選擇及對犯罪權擴張的控制
8.刑罰的正當性研究——從權利出發
9.論刑事違法性判斷與民事不法判斷的關系
10.中美精神病人強制醫療制度之比較
11.論刑事法的歷史分析
12.刑罰權的邊界:犯罪的定義與被定義的犯罪
13.行政處罰權與刑罰權的糾葛及其厘清
14.中國區際刑法概念及基本體系
15.大陸與臺灣違法論之比較研究——以違法性的本質為中心
16.法條評價范圍的重合與競合法律規范的選擇——以規范目的為視角對法條競合問題的重新審視
17.以刑罰威嚇誹謗、詆毀、謠言?——論刑罰權對網絡有害信息傳播的干預程度
18.刑事訴訟法修改的實體法之維——以刑法為視角對《刑法修正案(草案)》增設三種特別程序的研析
19.刑法的謙抑還是刑罰權的謙抑——謙抑觀念在刑法學場域的厘清與揚棄
20.理性與經驗的彌合——中國刑罰改革中的認識論與方法
六、聯系方式
82500387,shiyanan698@263.net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