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工學院文法學院一名準畢業生孫夢濤,大學四年狂攬65個證書,連續兩年綜合成績全專業年級第一,創辦過志愿者服務隊,當過大企業董事長助理,開過傳媒工作室,可如今憑借著這么多的優勢,卻找不到一份稱心工作。要畢業了,他卻又面臨一份考卷:是能力重要還是學歷重要?
從孫夢濤的大學表現來看,他的確具有一定的能力,然而坐擁65個證書,卻仍然找不到一份稱心的工作,似乎有點難以令人理解。新聞的結尾,作者道出原因,學長對孫夢濤道破“天機”:自己以本科學歷求職的時候,也幾乎接不到面試的通知?捎辛985院校的研究生學歷后,研一時投簡歷就幾乎“百發百中”,后來進了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從此年少多金。
不管是學長說,還是媒體說,最后得出來的結論都是,學歷遠遠比證書要重要。其實得出這樣的結論非常自然,在中國當下,大學分三六九等,同等學歷看學校,同等學校比學歷,幾乎是一個通例。筆者所在傳媒集團的省報,前兩年招聘還只要求211以上學歷,如今一律要求研究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孫夢濤即使有再多的證,恐怕也只能望洋興嘆。
本質上,學歷也是證的一種,有了研究生學歷,就有一個碩士或者博士文憑證書,所以,質疑65個證書比不上研究生學歷,事實上是在衡量哪個證書更具有含金量。其實,證書不能完全代表能力,學歷也是如此。但是在人才的評價上,又必須要有證書、學歷這樣具象、量化的工具。畢竟,一個明顯的問題是,考察一個人有無勝任工作的能力,不能完全靠口頭的表述,而這時候,證書和學歷就有了其作用。
用證書的含金量來衡量人才的能力,雖然有其合理之處,但現在的問題是,多數用人單位過分追求高學歷。而且在這種趨勢似乎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如今多數的優質工作機會的招聘,哪一個不是在學校等級(211還是985)、學歷等級上卡得死死的?更令人無奈的是,這樣的現象既沒有公權力部門,如教育主管部門、人力資源部門或者司法部門的干預。
社會招聘本應該給社會成員提供一個公平的就業機會,人為設置等級本質上是就業歧視。2012年,深圳某銀行招聘只招收國家211工程的學生,深圳大學的學生寫信給章必功校長,章校長以銀行招聘涉嫌歧視,號召全校教職工和學生家長取出存款,銀行最后妥協。
證書和學歷孰輕孰重,具體還得看崗位的需求。我們尊重用人單位對崗位的能力要求,但如果大學招個保安也要博士學歷,就只能說,社會對學歷的崇拜已經病態了,非治不可。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