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路上有‘坑’,總會有不小心踩進去的時候。早遇到比晚遇到要好,因為這時候還年輕,還能重新開始。”未名湖湖畔,北大學子王榮山向記者講述他“痛并快樂著”的三次創業故事。
三次創業屢敗屢戰 同樣收獲經驗和精彩
2011年,帶著父輩改變命運的期盼,來自山東萊蕪農村的小伙—王榮山開始了他“天子驕子”的北大研究生生涯。“在校期間,一定要不停地嘗試、折騰,豐富經歷,積累資源、經驗,沉淀自己”。王榮山說,他把目光投向了校內創業。
王榮山的創業服務對象均是圍繞著大學生展開的。當時,團購市場方興未艾。王榮山和他的室友們開始為學生打造一個全方位的團購平臺—貝塔團購網。王榮山聘請兼職人員負責技術,運營則交給通過北大BBS招募的學校同學。然而由于缺乏固定人員和及時有效的溝通,再加上決策上的分歧,半年后,王榮山的第一個創業項目宣告失敗。
一條路走不通還可以走別的路。王榮山發現大學生們的交友很有局限性,何不通過網絡把全國高校的大學生聯系起來呢?他把自己的想法通過北大BBS分享,很快得到了兩個同學的響應。王榮山組建了以他為核心的團隊后,一心尋求外部投資,精力大部分放在了與各種投資機構的交流上面,而項目一直沒有進展。投資始終沒有到位,團隊對這個項目的熱度也逐漸遞減,這個項目最終停留在雛型階段。
“只有空洞的、理論性的想法、創意,不去嘗試,是經不起競爭的沖擊和社會的檢驗的;只有這樣,才能深刻感受到創業的真實性和殘酷性,才能明白自己是否適合創業、怎么尋找創業的方向。”王榮山總結經驗時談到。
兩次失敗沒有阻礙王榮山創業步伐。在他看來,創業就是干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情,既幸福又能夠改變命運。他越挫越勇,那段時間,他發現,北大校內水果沒有早市上新鮮,價格還更加昂貴。去早市又需要走很遠的路,十分不便。如果能把早市的資源搬到線上,讓大家能夠在線上下單,再由早市攤主將水果送到北大門口,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么!基于這樣的想法,王榮山開始了第三次創業—創辦早市網。開業的第一天就收到了150份訂單。
早市網雖然初步成功了,要想得到更大的發展,就需要更多資金來運轉。于是當有外來投資時王榮山迫不及待地接過了“橄欖枝”。與投資人合作后,早市網開始升級為“精華版”,但卻距離王榮山越來越遠。最后,王榮山因為和合作伙伴在發展理念、經營方面產生了分歧,不得不退出這個項目。
放棄國企繼續創業 失敗也許能讓我走得更遠
“創業的路上布滿了‘坑’,總會有不小心踩進去的時候。早遇到比晚遇到要好!”經歷過三次創業失敗的王榮山,逐漸褪去了學生的青澀和幼稚。
對于打算創業和正在創業的“小伙伴們”,王榮山建議:“要把握時機,也不能莽撞。就好比我的幾個想法,就是借助互聯網的,自己雖然也需要沉淀,但是等到沉淀一兩年后,這些想法就會被別人拿下了”。
“在創業過程中,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素質。比如,法律、管理,資源的整合能力,這些都要學習積累,要厚積而薄發,能使自己創業成功的機會更高一點。”王榮山說。
王榮山還一再強調“要謹慎”。“尤其是在簽訂合同上,一些關于核心的東西一定不能交給別人去。大學生比較講義氣一點,當創業有點眉目的時候,社會上有資金、資源過來,要求一塊合作,學生難免會受到誘惑。”因此,他建議大學生一定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青春就是要折騰,不作不精彩。”王榮山說,“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其實都是一種收獲。萬一不小心成了呢,那就可以找到你創業的方向了。在一個地方走過之后,一定要留下自己的足跡。”
現在,他準備辭去國企的工作,開始第四次創業。“希望像我一樣失敗過的青年能夠在互聯網的浪潮中,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里,把握機會,主動改變,勇于堅持,在創業路上堅定前行!”王榮山說。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