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起,2010中國一流大學研討會在復旦大學召開,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9所國內頂尖大學組成、被稱為“C9”的“中國大學聯盟”的各校代表,結合各校在自身改革、建設、發展中取得的經驗和所進行的思考,圍繞“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國模式”展開了深入探討。
為提高考研命中率 大三生做應試操練
今年中國高校界的關鍵詞“去行政化”。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鄭南寧認為,公眾不能將“去行政化”簡單地歸結為去除校領導的行政級別等問題,“我們要認清的現實是,中國的高校,既要尋求學術自由,又要借政府謀求更好的發展。”鄭南寧認為中國可以向日本討經驗。在“行政化”的背景下,日本的幾所著名高校先后培養出了18名諾貝爾獎得主。在日本高校中,政府管運營,不干預學校的學術活動;管上層,不管底盤的學院和教師。有一點,日本政府做得非常好,為高校提供足夠的資金和良好的服務。2004年起,日本高校進行了國立法人化改革,國立大學成為非政府直接管轄的機構,校長也由校園理事會選舉產生,改革推進得很順利。
鄭南寧說,中國人辦事的思維,往往是摸石子過河,但事實上,財政預算,管理制度等等,都是需要在改革亮相的前期,就以法律的嚴肅形式推出來的。另外,大學的內部,完全可以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比如九校聯盟的校長們一直在呼吁,在招收研究生時,高校的自主權是否可以更大。“我們不希望有一場全國統一的大考來束縛有讀研打算的學生。這樣一來,這些孩子從大三開始基本上放棄了享受大學最后一段重要生活經歷的機會,而又回到了應試的操練上。”校長們認為,這是扼殺人才的表現。研究生招生方式的改革,有望在“C9”聯盟校園中試點。
醞釀自主招研 解放“套中大學生”
今年,中科院許智宏院士在華中科技大學作講座時提到,現在的中國的名校師生,能做到發論文數量與哈佛、耶魯不相上下,但這仍然不能代表中國就已經造就了世界一流大學。這也是本次研討會上,校長們關心的一個焦點。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提出,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思維,“我們把學生的培養叫做圈養,怎么需要,怎么填塞,認為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殊不知我們檢查各項目標都滿足要求的時候,學生走向社會發現不行,這是社會對我們的人才培養提出諸多批評的原因所在。”
哈爾濱工業大學王樹國校長講了一個故事,哈工大有一名數學教授曾在荷蘭做助教,幫助荷蘭的教授解答問題。有學生提了一個問題,我們的數學教授很便利地把解題的方法告訴他。結果這事被荷蘭的數學教授發現了,把他叫到辦公室狠狠地批評了一頓,認為把答案告訴學生的老師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
目前,“C9”盟校的成員,都在探索改變這種植入式教育的途徑:開設高標準高激勵制的英才班;通過自主命題、聯合招生的形式,進行本科自主招生;對老師的評定不再以量化論文和科研成果作要求,對學生的培養不拿計劃來說事等等。據悉,在明年的研究生招考和高考啟動前,該聯盟還將探討一些改革措施,爭取將“套中的中國學生”逐漸帶出高等教育的陳腐桎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