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是2010年考研政治中新增加的科目,不出所料,題目出的并不難,但所占分值卻與大綱相比有所加大。因此,相對于2011年考研的學生來說,對這一學科要給予重視。在此,將2010年考研政治本學科的考查特點以及備戰2011年考研的策略做個簡單介紹。
從知識點的分布和考察的重點來看,主要集中在近代史和現代史部分中的社會主義改造時期,這一點在今年的政治考試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其中選擇題第9題,考察的是最早比較系統的將馬克思主義引入中國的歷史人物是。選擇題第26、29題分別考察了洋務運動失敗的重要原因和解放戰爭時期第二條戰線形成的原因。選擇題第28題考察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統一戰線的基本原則和方針。大題部分即第36題考察的是新中國的成立及其意義。結合這幾個題目,我們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到,史綱部分的考察偏重基本知識點的記憶。
一般來說,歷史科目的考察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性,通過2010年的政治真題史綱部分,總結出以下幾方面的復習側重點。
第一,務必重視基礎知識。從2010年的考研政治來看,中國近現代史非常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比如選擇題9、10、26、28等題目。這樣的題目比較好得分,只要發揮自己的記憶優勢就可以了。而且像這樣的知識點,作為輔導老師來說,只要對學科有一定的研究,必定能為學員準確設計出考查的題目。復習的重點應該放在近代史和現代史部分中的社會主義改造時期,近代史主要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現代史部分是1949年以后的歷史時期。史綱的復習側重點應該放在時間、代表人物、歷史事件、背景、原因和影響或者意義六個方面。要重視對某一歷史事件(太平天國、洋務運動、辛亥革命等等)失敗的原因、教訓等上升到理論層面的記憶以及官方對某一歷史事業的立場的記憶,輕對歷史事件過程的記憶。對于某一歷史事件的過程、人物、文件、會議、條約以選擇題的方式來記憶。善于對比、總結各個歷史事件的異同。比如說,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戊戌維新運動、辛亥革命失敗的共同原因之一是領導階級(分別是農民階級、大地主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局限性,不同的地方是各個階級的局限性表現為不同的缺陷。如,農民階級的局限性表現在狹隘性,沒有科學的指導思想等;民族資產階級的局限性表現在它的軟弱性等。
第二,警惕選項陷阱。在2010年的考研政治中,選擇題26題看似考查了一個純記憶性的知識點,但里邊卻是有陷阱的,那就是D選項。很多粗心大意的考生,可能并沒有看清楚就直接選上了,但其實是不應該選的,因為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發動的,而D是“民族資產階級的腐朽性”,很明顯表述就是錯誤的。這要求考生務必認真,不可掉以輕心。當然,在平時有些考生愿意用關鍵詞來記憶,比如關于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很多學生習慣于記住“三性”,即“封建性、依賴性、腐朽性”,這樣記憶確實可以事半功倍,但真正考試的時候,要看清楚各個選項。
第三,考慮時代價值。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如分析題36題就緊緊圍繞這一富有時代性的大事件。所以,對于備戰2011年考研的考生來說,也要緊扣2010年的大事件和熱點。一般來說關于建國60周年,或者辛亥革命的重要性,大家都能認識到,所以考這樣的分析題,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得分的。
第四,注重史論結合。學習歷史,不單單是了解歷史事件,關鍵是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最后得出的結論。比如選擇題27、29考查的便是事件的原因。而且,中國近現代史放在考研政治當中,很明顯就突出了其政治性,所以備考的時候考生要有這樣的思維。注意與毛澤東思想部分緊密結合來復習,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在具體的復習形式上,可以采取以時間為順序繪制一項表格,把相關的復習要點串聯起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