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所部委屬本科(多次合并組建或更名)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民族大學
17所地方屬本科
(都曾更名)
成都工業學院
(更名最頻繁)
成都體育學院
(僅更名一次)
高考進入倒計時,成都考生正在做最后的拼搏。步出考場,他們還將面臨人生重要的選擇——到哪一所大學讀書。近期,教育部網站公示今年32所高等學校名稱變更,再次將“高校更名”話題掀熱。在蓉高校有多少更改過名字?哪些學校更名次數最多?成都晚報記者經梳理發現,27所在蓉本科高校中,22所有更名經歷,占比達八成以上,有學校曾使用過13個校名。
最頻繁:
有學校使用過13個校名
省教育廳網站截至今年5月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共計109所,其中56所所在地為成都。這56所學校包括5所部委屬本科,22所地方屬本科,以及29所地方屬專科。成都晚報記者梳理發現,除了四川旅游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5所地方屬本科外,其余22所本科院校都曾更名。而上述5所未更名本科院校,多是近年來新合并組建或獨立始建而成。
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民族大學5所部委屬本科,都因其悠久的辦學歷史,以及結合各自學校自身發展,有過多次合并組建或更名。
眾多更名本科學校中,成都工業學院次數最為頻繁,1913年始建至今,歷經12次更名使用過13個校名,甚至在1924年8月更名為“四川省立第一職業學校”后一年多時間,再次更名為“四川省立第一工科高級中學校”,成為眾多高校中,更名間隔時間最短的一所。
與這樣的快頻率相比,成都體育學院則是“慢性子”,創建于1942年,1956年更名為成都體育學院后,此后至今59年再未更名。
最反常:
成都大學更名后變成都學院?
我國現行本科高等院校有大學與學院之分,關于大學與學院的區別,教育部有非常具體的規定,最主要區別是,大學為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數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的5%。學院為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5000人以上。
事實上,高校更名由來已久,由學校至學院,由學院至大學,這條路徑也幾乎成為國內高校更名必經的“三部曲”。成都本科院校中,成都學院(成都大學)的更名過程卻不同于此。
根據該校歷史,學校始建于1978年,當時校名為“成都大學”。建校之初為本科院校設置。1983年,因接受世界銀行貸款,停辦本科,改辦專科。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恢復為普通本科院校,暫更名為“成都學院”。考慮到“成都大學”校名特殊的歷史意義和文化意義,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大學”校名得以保留且不被其他學校使用,待條件具備后,再按程序更名為“成都大學”。
對話更名“新秀”
更名后錄取分數線將上升
教育部日前發布的公告中,“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成都晚報記者采訪到該校副校長何建新,他透露更名后學校錄取分數線將有所上升。
“在國外,大學和學院沒有太大區別,但在國內,因為歷史原因,學院和大學就有了明顯的區別。”在國外,學院通常被譯為“college”,而大學則被譯為“university”,何建新說,相對于學院而言,我國的“大學”要求學校在學科水平、專業設置、辦學規模、辦學質量等方面,有更高的水平。
何建新介紹,更名大學對學校吸引高水平師資、獲取國家科研基金項目、構建社會美譽度等方面會有積極的影響,相應這方面資源多了后,對學生的培養質量肯定會有一定提升。“大學更名后,學校將有更多的專業升到本一批次招生。”何建新分析說,學校名字變更后,對考生的吸引力會增加,錄取分數線肯定會有相應的提升。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