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情況簡介:1958年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北京航空學院)工作,1960年至1964年在前蘇聯莫斯科大學研究生學習。1980年任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1992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聘任博士導師。1981年4月-1982年7月及1984年11月-1985年11月兩次在德國宇航學院哥廷根流體所合作科研,1989年10月-1990年4月在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講學并合作研究。應邀于2000年6月25日至7月14日為"25th International Nathiagali Summer College on Physics and Contemporary Needs"講學三天。學科專業:流體力學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流體力學,亞跨超聲速空氣動力學教學及人才培養情況:1.講課工作自1996年至今每年擔任碩士生學位課"計算流體力學"的講課工作。經常講授(英語)外國留學研究生的"計算流體力學"課程。擔任過六次(每年一次)原三機部和我校合辦的高研班的"現代飛機設計中的空氣動力學"講課。1999年至今每年擔任碩士生"飛行器氣動設計"課的講課工作。每年為博士生講授"現代流體力學"課程的部份內容。曾為巴基斯坦進修生講授(英語)"空氣動力加熱"和"計算流體力學"課程。2.編寫教材①徐華舫、張炳暄、朱自強"亞、超音速定常位流的面元法",國防工業出版社。1981年。②朱自強編"計算流體力學"講義。(北航印刷廠印刷),1988年。③朱自強等著"現代飛機設計中的空氣動力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5年。④朱自強等著"應用計算流體力學",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1998年。⑤朱自強"空氣動力加熱(英文)"(自編講義),1999年。⑥朱自強"計算流體力學(英文)"(自編講義),2001年。3.培養研究生已畢業并獲博士學位的博士研究生有7位,在讀的有4位。已畢業并獲碩士學位的碩士研究生有7位,在讀的有4位。科研項目情況:自1958年參加工作以來,曾主持與領導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空基金、博士點基金、國防科技予研基金、跨行業預研、超臨界翼型跨音速非定常氣動力計算","跨音速翼型和機翼的反設計計算方法","復雜流場的區域求解和并行計算研究","多學科和多目標的數值優化計算研究","帶操縱面偏轉的翼身組合體計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