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導師詳細信息
姓名:張慧騮
性別:男
出生年份:1961
職稱:研究員
院系: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
首次聘任導師時間:2011
現聘任導師一級學科名稱:力學
現聘任導師二級學科名稱:流體力學
聘任在第二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聘任在自主設置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飛機部件空氣動力學,CFD
電子信箱:huiliu_zhang@hotmail.com
辦公電話:NA
辦公地點:8881E.SuttonDr.,Scottsdale,AZ85260,USA
通信地址:8881E.SuttonDr.,Scottsdale,AZ85260,USA
個人簡介:
教育背景
一九七八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近代力學專業(學制五年),一九八二年又以名列前茅的成績提前一年考入南京航空學院空氣動力學專業念研究生。經過兩年半的碩士生和三年的博士生,一九八八年獲得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非定常可壓縮Navier-Stokes方程的邊界元解法”,曾寄送全國七十余位專家教授評估,反饋率超過90%,獲得一致好評。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由中科院力學所卞蔭貴研究員任主席,中國科大童秉綱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氣動中心張涵信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航空學院發動機系吳國釧教授及空氣動力學楊岞生教授(我的博士導師)為成員,稱贊博士論文獲得了開創性的成果。
破格提拔為副教授
一九八八年南京航空學院空氣動力學任講師,在全國性學術雜志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并主持申請獲得了一項全國自然科學基金,一九九〇年被破格(指年齡)提拔為副教授,是當時南京航空學院最年輕的副教授之一,被南航校報譽為“年輕有為的空氣動力學學者”。
獲得洪堡獎學金
一九九〇年年底,申請獲得了德國洪堡獎學金的資助。該獎學金在國際上地位非常高,每年給全世界所有學科年輕有為的學者資助,讓他們到德國的著名學術機構從事研究,而全部航空機械學科,全世界當年不到十人獲得此項資助。我是當年此學科中中國僅有的一位,也是南航第一位獲得此獎學金的學者。
游歷歐美及香港學術界
從一九九一年起,游歷德國、英國、美國及香港學術界,獲得了一系列的學術成果,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茲簡述如下:
•1991-1993: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博士后研究員(德國洪堡基金會資助),和氣體動力學研究所所長S.Wagner教授合作研究邊界積分方法,并幫助指導博士研究生
•1993、1994:香港大學研究助理、研究員,和機械工程系N.W.M.Ko教授合作研究旋轉圓柱體的非定常流動問題
•1993-1994: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榮譽研究員,和航空工程系B.Richards教授合作進行非定常跨音速問題的數值研究
•1994-1996: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博士后研究員,和航空工程系X.Zhang教授合作研究噴流漩渦發生器,利用大型低速風洞和數值模擬的方法,取得了一系列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實驗驗證的研究成果,發表了多篇論文
•1996-2000: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博士后研究員,研究助理教授,和航空機械工程系的H.Fasel合作從事流動轉捩和湍流直接數值模擬的研究,獲得了美國ONR(海軍研究辦公室)超過兩百萬美元的資助
豐富的美國工業界經驗
2000年加入美國航空發動機工業界——流體力學界最具挑戰的領域之一。我首先受雇于ASE技術公司,在六年內從工程師(2000年起),項目主管(2004年起),做到鳳凰城分部經理(2005年起)。在這期間,先后為霍尼韋爾發動機公司(Honeywell Engines & Systems)、通用電器航空發動機公司(GE Aircraft Engines)、通用電器動力系統(GEPower Systems)和Capstone發動機公司等,完成了多個項目。
自2006年起至今,我作為Principal Engineer加入霍尼韋爾發動機公司,從事發動機透平部份的設計和分析工作,先后參加了SHF(小型重油發動機),Tech7000,TFE731,和TPE331的設計和分析。特別是冷卻透平葉片的設計,掌握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包括冷卻方法的分析,材料的加工,表面絕熱涂層的應用,可使得葉片不僅耐高溫,而且使用壽命可達一萬小時以上。
在2007年,針對TFE731發動機透平葉片固定銷(Blade Retaining Clip)易損的問題,我研究設計了一種新的固定銷,解決了這一問題,每年為霍尼韋爾節省五十余萬美元的維修費用。為此提出了專利申請,已得到美國專利局批準(20090060746 Blade Retaining Clip03-05-2009)。
另外,我還持有六標準差核心訓練證書(Six Sigma Core Greenbelt Certification)。
我有多年的工業界工作經驗,特別是由于航空發動機制造業涉及多門學科,我已經在流體力學及其空氣動力學設計、熱力學分析和設計、結構力學和振動力學分析以及氣彈顫振分析等領域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在加工工藝及材料科學等領域也有相當了解。
回國經歷
2009年8月在中國大飛機事業的感召下,毅然全職回國服務,在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工作,型號副總設計師助理,國家“****”獲得者。
•2009.8至2010.8任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高級主任設計師
•2010.8至2011.12,任北京民機技術研究中心氣動團隊負責人、資深研究員
•2012.6至今,任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總體氣動部副部長。
最近成果
2014.5,指導的一名博士后出站,獲得優秀成績。
最近發表論文
1.On Aero Design Features of Program C919, Panel Speech, Jengde Lee and Hui-Liu Zhang, Fourth Symposium on Hybrid RANS-LES Methods, Beijing, China, 28-30 September 2011
2.Comparison between Lattice Boltzmann Simulation and Detached-Eddy Simulation on the Cavity Problem, Cédric Larricq, Xiao-Yu Yang, Hui-Liu Zhang, Da-Kai Lin, Fourth Symposium on Hybrid RANS-LES Methods, Beijing, China, 28-30 September 2011
3. LEAP: COMAC C919 vs. Airbus A320neo and Boeing 737 MAX, 張慧騮,第一屆民機氣動技術發展研討會,北京,2012.12.
4.以下文章博士后為主要作者)民用飛機進氣道的側風畸變特性. 劉凱禮,孫一峰,鐘園,張堃元,張慧騮, 航空動力學報,2013. (已錄用)
5.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TPS 短艙低速氣動特性分析. 劉凱禮,譚兆光,張堃元,張慧騮,司江濤,推進技術,2014.(已錄用)
6.民用飛機動力短艙的阻力特性分析. 劉凱禮,譚兆光,楊士普,張慧騮,張堃元,中國力學大會,進排氣系統專題研討會,2013.8.
7.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進氣道的側風畸變特性. 劉凱禮,孫一峰,鐘園,張堃元,張慧騮, 中國力學大會,進排氣系統專題研討會,2013.8.
8.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engine inlet distortion under crosswind for a commercial transport aircraft. Sun Yifeng,Liu Kaili,Zhang Kunyuan,Zhang Huiliu,ICAS, 2014.9.(已錄用)
9.民用發動機進氣道側風畸變數值研究初探.劉凱禮,孫一峰,鐘園,張堃元,張慧騮,上海市航空學會綜合性年會,2013.10.
最近專利
201320311845:一種可調式鈦及鈦合金熔液超細霧化噴嘴,張慧騮,雷勇,宋作芳,2013.9.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