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學校概況
蚌埠醫學院創建于1958年7月,由原上海第二醫學院分遷和安徽醫學院援建而成,是安徽省省屬普通高等醫學本科院校和國家首批具有學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是山東大學、第三軍醫大學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單位,是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崗位設置單位,是國家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和校外實踐基地,是教育部臨床醫學“5+3”改革試點高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和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
學校坐落于享有“禹風厚德、孕沙成珠”美譽的重要交通樞紐城市——蚌埠,占地面積近1000畝,總建筑面積達33萬平方米,是一所功能齊全、環境優美,集智能化、生態化、數字化為一體的省級園林式單位和綠化模范單位。
學校遵循“以醫為主、以本為主、以人為本、以質為本”的辦學理念,形成了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4個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教育格局。現有本科專業16個;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護理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和口腔醫學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9個二級學科授權點。
學校面向全國18個省市招生,現有普教本科在校生近13000名,碩士研究生近1000名。校本部和直屬附屬醫院共有教職醫護員工近4000人,其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771人,教授、副教授340人。有全國優秀教師6人,全國和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省模范教師、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16人。有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17人;省教育廳拔尖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5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38人。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54人。
學校擁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9個省級重點學科、特色專科,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產學研戰略聯盟,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公開出版發行《蚌埠醫學院學報》、《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中華全科醫學》3種學術刊物。擁有國家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鑒定考試 點,公共營養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育嬰師、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
近年來,學校發揮高校科研優勢,積極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余項,教育部、衛生部各類課題項目10余項,獲省廳級以上科研立項600余項,申報發明專利10余項,合作參與了包括國家重大科技專項973項目在內的國家級項目10余項,發表各類論文6000余篇,出版教材、專著50余部。曾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學校有2所直屬附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是皖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醫院,是衛生部首批三級甲等醫院。擁有1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國家中醫“十二五”重點專科,4個省級臨床醫學重點專科,6個省級重點培育專科,3個省高校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擁有安徽省首個肺癌綜合診療中心和骨關節病綜合診療中心,床位2400余張。第二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省直三級甲等醫院,實際開放床位近1000張,是“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省新農合工作“優秀醫院”。醫院有一批省級和校級特色學科和專科,技術力量雄厚,設備先進,服務優質,深受群眾信賴。醫院檢驗科被國家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授予“全國優秀實驗室”稱號。2016年,占地300余畝、3000張床位的省重點項目——第二附屬醫院新院將矗立在淮河岸邊,為皖北千萬人民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學校另有1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80多家教學醫院、實習醫院和實習基地,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蘇、北京、上海等10個省市。
學校牢牢把握“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動手能力、具有一定發展后勁”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高度重視學生臨床技能的培養,在附屬醫院和教學醫院中穩步推行“臨床學院教學模式”改革,有效破解了臨床教學資源短缺難題。積極探索課堂教學和臨床見習融通的“一體化”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能夠早接觸臨床、多接觸臨床和反復接觸臨床,達到了提高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2012—2015年,學校連續四年進入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總決賽,并蟬聯二等獎以上獎項。在2013年首屆全國醫學影像專業大學生實踐技能大賽中,榮獲大賽團體特等獎。學校畢業生以基礎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強贏得社會的廣泛贊譽,用人單位問卷調查總體滿意度達100%,連續多年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較高水平。
我校非常重視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借鑒國內外研究生培養經驗,不斷更新教育思想觀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注重研究生培養整體目標與個性化培養相結合,不斷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我校研究生培養質量受到社會高度評價,每年畢業研究生就業率接近100%。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先后與美、法、德、日、澳等國學術機構、院校建立了協作關系。2008年在亞洲五國招收留學生69人。
建校至今,一代代蚌醫人秉承“篤學、精業、修德、厚生”的校訓,孕育鑄就了“艱苦創業、嚴謹治學、精誠為醫、團結奉獻”的蚌醫精神,潛心耕耘、知難而進、勵精圖治、德業日新。學校培養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德培、中國科學院院士段樹民在內的各級各類醫學專門人才近六萬名,為我國的醫藥衛生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學校將秉承優良傳統,描繪新的發展藍圖,銳意進取,繼往開來,向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醫科大學的目標邁進!
二、招生說明
1、計劃安排
2016年我校申報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350名,實際招生計劃以教育部下達為準,各專業實際招生人數將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進行相應調整。
2、初試專業課考試科目
3、報考條件
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報考基本條件,同時符合我校專業目錄報考條件欄中對報考專業及研究方向提出的特殊要求。報考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應屆畢業生必須在2016年7月31日前獲得學士學位;歷屆畢業生必須具有學士學位。已經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人員原則上不得報考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4、復試及錄取要求
復試時間、地點、內容及方式由我校根據國家政策要求確定,復試辦法、錄取原則及各專業、方向實際招生計劃等相關內容將于復試前在我校校園網公布。同等學力考生加試科目為:生理學、生物化學。
5、報考材料及證件審查
按照教育部規定,在復試和入學報到時對考生的報考材料及證件進行審查,考生所填各種信息、提供的材料及相關證件必須真實,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取消報考、復試、錄取資格,或取消學籍,并將按照有關規定做進一步處理。
6、其它
本招生簡章中未盡事宜,均按教育部相關規定執行。
三、招生優惠及獎勵政策
1、設有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標準為20000元/年/生。
2、設立國家助學金。助學金標準為每生每月600元,一年按10個月發放。
3、設立學業獎學金。
(1)新生入學學業獎學金。一等獎學金12000元,二等獎學金6000元,三等獎學金3000元。
①第一志愿錄取我校基礎醫學專業的新生享受一等獎學金。
②第一志愿錄取我校其他專業的新生,享受二等獎學金。
③其余的新生均可享受三等獎學金。
(2)二、三年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分為三個等次:一等獎學金(占研究生人數10%)獎勵金額為12000元,二等獎學金(占研究生人數20%)獎勵金額為8000元,三等獎學金(占研究生人數40%)獎勵金額為4000元。所有研究生可參與評選,一年一評。
4、對優秀生源的獎勵。本校應屆本科畢業生第一志愿錄取我校,如本科學習成績排名在本專業前20%;或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211”、“985”重點高校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入學取得正式學籍后由學校一次性獎勵2000元。
5、學校還設有優秀學位論文獎、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畢業研究生獎等,獎勵金額由300元到5000元不等。
6、學校為研究生提供“助教、助研、助管”崗位,標準為200-300元/月/生,按月發放津貼。
四、學費標準
根據《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財教〔2013〕19號)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教育部關于加強研究生教育學費標準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887號)文件精神,在2015年秋季學期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必須交納學費。我校碩士研究生學費標準將嚴格按照安徽省相關文件標準執行。
五、學習年限
我校招收的碩士研究生,學制3年(如遇特殊情況,學習年限可延至4年)。
七、聯系方式:
招生熱線: 0552-3178336、3179907、3175072
傳 真: 0552-3179907
郵 編: 233030
電子信箱: bbmczsk@126.com
微 博: http://weibo.com/bbyxyzsb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