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的史綱部分有很多細小但重要的知識點,以重要歷史事件為代表,相對獨立、自成體系,考查頻率很高。對于這類的知識點,非常適合總結出來,隨時看幾眼,鞏固加深記憶。以下是整理好的“維新運動”的來龍去脈,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維新運動的興起
19世紀90年代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掙脫外國資本主義和國內封建勢力的壓迫和束縛,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開辟道路。此外,甲午戰爭后,在內憂外患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代表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要求的知識分子首先覺醒,認為要救國,只有維新、學習外國;不僅要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而且要求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資產階級改良思想迅速傳播開來,逐步形成變法維新思潮,并發展成一場變法維新的政治運動。代表人物有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
維新派與守舊派的論戰
維新派的變法運動引起了封建守舊派和反對改變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務派的反對,維新派和守舊派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論戰,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展開:首先,要不要變法;其次,要不要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再次,要不要廢八股、改科舉和興西學。
這場論戰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思想和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通過論戰,西方資產階級社會政治學說在中國得到進一步傳播,戊戌變法運動的帷幕隨之拉開
百日維新(戊戌變法)
隨著民族危機越來越嚴重,在維新派的推動和策劃下,光緒皇帝希望通過變法維新來救亡圖存,從慈禧太后手中奪取了政治大權。1898年6月11日,他頒布了“明定國是”諭旨,宣布開始變法,此后連接發布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方面的一系列政令。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皇帝,并下令搜捕維新人士。歷經103天的改革宣告失敗,史稱“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
維新運動的意義
維新運動雖然失敗了,但它的中國近現代史上有著重要意義。首先,這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維新派高舉救亡圖存的旗幟,推動了民族覺醒。其次,這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良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對舊的封建制度產生了沖擊。再次,這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在文化、教育、移風易俗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中,京師大學堂的創設,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端。
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維新運動的失敗,主要是由于維新派自身的局限和強大的守舊勢力的反對。首先,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太弱小,他們既沒有嚴密的組織,也不掌握實權和軍隊,更沒有去發動群眾,只是把改革的希望全部寄托了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其次,維新派本身具有局限性,他們既不敢否定封建主義,又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更懼怕人民群眾,決定了其必然失敗。
維新運動的失敗,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企圖通過自上而下的改良手段實現國家的獨立、民主、富強是行不通的,必須用革命的手段。
以上內容,2016考研政治出選擇題的可能性比較大,建議大家在復習2016考研政治過程中以理解為主、記憶為輔,遇到相關選項能快速準確地做出判斷。祝大家復習順利,勇奪佳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