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對于考研學子來說,大城市的誘惑力無疑是巨大的。不過,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大都市和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的準入門檻要高出中西部地區很多。雖然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但收入和支出的性價比低,職場競爭激烈,精神壓力大,城市交通擁擠,出行不便……
有的大城市因為擁有一大批優質高校而成為考研高地,人才眾多,考試競爭尤為激烈。面對居高不下的復試分數線和百里挑一的錄取比例,一味往大城市“擠”并非明智的選擇。所以家建議考生不妨試著放棄“熱門專業、熱門學校、熱門城市”的“高標準”,換一個角度去看,小城市中的優勢專業,也許能為大家提供一個全新的報考思路。
正說小城:小城不小,獨具魅力
小城市不小。從經濟狀態來看,有些人們心目中的小城其實比很多省會級城市要高出許多。青島、大連、寧波、廈門、深圳等城市副省級城市,工商業發達,是人才的重要流向地。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大連大學、寧波大學、集美大學、深圳大學發展前景良好,而中國海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更是兼顧了優質學校和熱門城市的雙重優勢。這些學校中的IT、經濟管理以及與城市經濟相結合的化工、船舶、海洋專業,都是不錯的選擇。
小城并不無名。小城在總體實力和地理知名度方面可能略遜,但在某些專業領域卻可能具有獨特的優勢。比如云南大學就把旅游學院設在麗江,中國礦業大學在煤鐵資源豐富、五省通衢、重工業發達的徐州,西南科技大學在中國的衛星高科技之城“西南硅谷”綿陽,中國石油大學在油氣儲備豐富、海陸運輸發達的東營……這些中小城市因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馳名,而小城中的大學在各自的學術領域也是獨樹一幟。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中小城中的大學由于辦學時間長,培養出的人才已漸成氣候,校友資源不可小視。
反說小城:選專業要揚長避短
要選好合適的專業。小城不占有政治、交通等優勢,因此一些現代服務業和軟環境產業很難在短時間獲得較大收益,但小城是大城市的補給站和重要的下游供應商,在能源、礦產、產品加工、農副產業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中小城市,資源性、基礎性行業是龍頭。例如,2006年,大慶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0493元,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中位居第7位,屬于富裕城市。澳大利亞不也是“騎在羊背上,踩在礦車上”的發達國家么?要想在在小城站穩腳跟,選擇最強勢的行業具有重要意義。
要有心理準備。中小城市畢竟不是大都市,由于基礎行業占優勢,因此工作也都比較具體或者瑣碎。很多人在走上工作崗位后感覺懷才不遇,難以發揮作用,但到了大城市又感覺力不從心難以應付。事實上,中小城的發展潛力和上升空間正逐漸超過大城市,而且對高級人才更加重視。當周圍的人都在為自學考試或者繼續教育苦苦掙扎時,已經碩士學位在手的你會輕松許多,心態也會更自然。成為中小城中的精英階層也未嘗不是一種生活態度。
要有起飛的積累。很多人把中小城市當作職場發展的跳板,有足夠的工作經驗和一定的積蓄后,馬上轉戰大城市,專心找一份合適的工作。跨國公司在招聘非應屆畢業生的時候更看中相關工作經驗,如果在某一行業有較強的職業背景,再加上外語能力和職業資格、相關榮譽等成功轉換身份并非難事。在大城市尋求機會的失敗者比比皆是,但上天永遠垂青有準備的人。
擇業龍圖之一:“業精于勤”
小城中比較熱門的專業大都是些比較辛苦的行業,比如采礦工程、機械工程、食品工程等。這些專業在小城中人才需求量大,上升機會也比較多,但都是能源型、制造業等基礎行業,需要吃苦精神。付出努力,收獲成功,神龍蟄伏,熬過嚴冬才能撥云見日。
一、龍藏于山:能源采礦業
雖然對于“挖煤的”、“下礦井的”這樣的稱呼感覺很不自在,但事實證明,這些專業的就業率一直很穩定。隨著經濟發展,工業對于能源礦產的需求越類越迫切,發電廠、大型能源公司、電力設備公司等單位不僅待遇優厚,且專業性強,上升空間也比較廣闊。
1.華東魁首:安徽理工大學(淮南)
淮南是在70年代中期隨著煤炭大批開采而壯大起來的,淮南市下轄5區,是安徽城區最多的市。事實上,淮南與省會相當,全國13個僅次于省會的較大城市,淮南排在第二。安徽理工大學依托煤炭中心的地理優勢,有機械設計及理論、巖土工程、結構工程、應用化學、采礦工程、環境工程等6個省級重點學科,煤炭學科特色明顯。其中采礦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擁有博士學位授權。該校具有礦業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礦業工程、安全工程兩個工程碩士授予權,高校教師在職人員同等學力碩士學位授予權,因此在華東地區有較大學術影響。其安全工程專業入選“第一批國家級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采礦類復合型人才入選“首批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這也是每年就業形勢最穩定的專業。校友中有現任吉林省省委書記王珉,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牛維麟教授,解放軍理工大學少將龔烈航教授,安徽理工大學原校長張文祥教授,宣城市市委書記高登榜……
2.渤海新星:河北理工大學(唐山)
唐山是具有百年歷史的沿海重工業城市,中國第一座近代煤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袋水泥、第一件衛生瓷均誕生在這里,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和“北方瓷都”。首都鋼鐵公司已經整體遷到唐山,唐山已經成為北方重要的鋼鐵之都。河北理工大學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創建于1895年的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天津北洋西學學堂的礦務學學門。該校的冶金、材料類學科是傳統優勢學科。1985年教育部批準該校在采礦工程、鋼鐵冶金、冶金化學分析三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是同類院校中較早的一批。其鋼鐵冶金為河北省重點學科,擁有冶金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并掛靠在東北大學招收博士研究生。唐山目前以建設國家科學發展示范區為統攬,逐步把曹妃甸建成我國北方國際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級重化工業基地,河北理工學院冶金類學科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3.中原煤都:河南理工大學(焦作)
焦作地處黃河南北之通道,扼晉豫兩省之要沖,交通便利。這里是重要的能源中心,煤炭儲量豐富,毗鄰晉東南煤海,地表地下水資源充足,為發展大型火電提供了便利條件,正在規劃建設的三個電廠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建成后焦作將成為全國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河南理工大學前身是1909年由英國福公司興辦的焦作路礦學堂,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也是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學校。工礦泰斗孫越崎曾擔任該校名譽董事,而該校現在獲得孫越崎獎學金等國家獎學金的學生超過90名。河南理工大學在國際上首創瓦斯地質學科,在煤層氣資源開發利用和礦井瓦斯災害治理領域內取得一系列獨創性成果;創建了中國陸相痕跡化石組合及其沉積環境模式,奠定了我國痕跡學研究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采礦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礦產普查與勘探為省級重點學科,也是招生的熱門專業。該校校友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鐵崗教授、著名爆破專家鄭炳旭、全國勞動模范張馨,以及浙江省政協主席李金明、原河南省常務副省長王明義、煤炭部原總工程師尚海濤等是杰出代表。
二、戰龍在野:機械制造業
人民幣升值,出口縮水,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是否動搖?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制造業的路似乎并不平坦,而制造業的基礎——機械工業也不明朗。調整過后的產業結構,將更加強調鼓勵高新產業的發展,但中小城市制造工廠的定位在長時間內不會徹底改變。大城市的研發中心地位日益突現,制造方面的重擔自然而然落在了中小城市身上。細數一下在合肥設廠的跨國公司,就不難發現聯合利華、海爾等名企身影,地價相對便宜,人力成本低使這里有更多的生產型企業投資。而更多小城,憑借港口、鐵路等優勢,成為新生力量。
1.港口之星:燕山大學(秦皇島)
渤海之濱的燕山大學源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始建于1920年,后來成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歷經12年遷至秦皇島。學校設有5個國家重點學科和11個省級重點學科;有“亞穩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極端條件下機械結構和材料科學”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機械工程學院的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為首批國家級重點學科,含有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三個國家級重點學科,機械學科的實力甚至遠超許多211院校。材料加工工程學科為國防重點學科和河北省重點學科。該校在重型機械制造、亞穩材料研究等領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為秦皇島世界最大煤炭運輸港口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燕山大學科技園被科技部、教育部批準為國家大學科技園,成為當時全國34家國家大學科技園之一。
2.包裝之花:湖南工業大學(株洲)
湖南工業大學的包裝工程海內外知名,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教育委員會、教育部包裝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中國包裝技術培訓中心、中國包裝總公司包裝新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全國性的包裝教育和科研中心均以學院為依托建設。2003年招收第一屆碩士研究生,同年被國際包裝組織IAPRI接受為正式會員。包裝工程學院現在招收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生物醫學工程3個專業方向的碩士生。湖南工業大學機械學院擁有一個湖南省重點學科機械設計及理論,二個碩士點機械設計及理論和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其中包裝機械方向在國內領先。湖南工業大學的包裝機械學科研究在不同包裝材料、不同包裝對象條件下高速自動包裝機械的設計及控制技術,是我國在該領域培養專業人才最多的學校。湖南工業大學地處株洲,是溝通南北的重要樞紐,學生南下廣州、北上京津都十分便利,廣東省是畢業生分布最多的地區。
3.制冷王牌:江蘇大學(鎮江)
鎮江與南京僅不到一小時的車程,江蘇大學就坐落在這座山水之城。該校歷史悠久,江蘇省曾為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江蘇大學等9所從三江師范學堂發展而來的高校隆重舉行百年慶典。江蘇大學機械學科建設上,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流動站;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三個博士點;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光信息科學與技術5個碩士點。2005年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學科被列為江蘇省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點,光子制造科學與技術實驗室為江蘇省重點實驗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校的熱能工程學院,該學院是江蘇大學資格最老的學院,也是國內高校中成立最早的一批,而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又是最知名的學科,被人稱作“制冷王牌”。該學院的化工過程機械、流體機械及工程、熱能工程、工程熱物理、動力機械及工程打通學科界限,以壓縮機設備為主攻方向,許多畢業生被大金、松下等公司錄用。
三、龍隱于地:農林業
據一位農業大學的老師介紹,該校的農林類專業每年的畢業生就業形勢都十分穩定,但許多同學選擇放棄本專業轉行,讓人十分痛心。在研究生階段,農業類專業更側重于研究,就業層次提高,專業素質也更高。各個地區的農業研究所、糧食公司、食品公司等單位是就業熱門,也有人獨辟蹊徑轉投期貨公司,或者做糧食進出口貿易。隨著糧食價格走高,農業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重視,選大學生村官的政策顯然是個信號。農林類產業的基礎地位不會動搖,耐得住些許寂寞才能收獲果實。
1.美酒飄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
楊凌是中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早在4000多年前,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官后稷,就在這一帶開創了我國農耕文明的先河。而如今的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以農業科技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新區。坐落于楊凌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有世界最大的昆蟲館,有中國最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試驗基地,中國第一頭克隆羊也在這里誕生,其實力僅次于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于1994成立,是亞洲第一所專門培養從事葡萄與葡萄酒生產、銷售、教學、科研工作高級專門人才的學院。國家級評酒員培訓基地、陜西省葡萄與葡萄酒工程技術中心、全國葡萄酒果露酒技師職業技能鑒定站都設在這里。2002年4月,該學院加入了世界葡萄酒大學聯合會,開始與國外大學聯合培養葡萄酒技術人才。2002年12月,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決定在該學院設立亞洲葡萄與葡萄酒科技發展中心。西北地區葡萄栽培條件得天獨厚,將會有更多葡萄酒專業人才從這里走向世界。
2.椰林倩影:海南大學(海口)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和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兩院在一處,成為中國高校中非常獨特的風景。依托強大的科研優勢,該校獲得了包括國家發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在內的900多項科研成果,其中,僅橡膠北移、橡膠優良品種、橡膠割制改革等幾項成果的推廣應用,就為國家創造了160多億利稅,使我國由原來的植膠空白國,奇跡般地崛起為世界第五產膠國。國際知名的青年科學家林辰濤、姚樹潔、中國農業大學校長陳章良、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鄭小波均畢業于該校。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植物分子遺傳學、種質資源學、農業生物技術、分子植物病理學、橡膠學、能源植物、南藥學、作物害蟲學、植物學等全部為博士學位授予學科,其中作物遺傳育種為國家和農業部重點學科,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為農業部重點學科。該校與興隆熱帶植物園、熱帶農業大學植物園、橡膠研究所、香料研究所、椰子研究所等保持密切關系。
2007年8月14日,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合并組成新的海南大學。
四、龍馭風雷:電力行業
電力行業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不過要想進入電力行業,相關教育背景必不可少,電力學院畢業生的文憑是很有效的敲門磚。
1.電力龍頭: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電力院校的龍頭老大是華北電力大學,該校是教育部與由國家電網公司等七家特大型電力企業集團組成的校理事會共同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唯一的以電力為學科特色的大學,學校始終關注國際電力學科研究領域的前沿和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需要,以國家級重點學科——“熱能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為主的能源、電力相關學科在多個領域的研究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并且最先開設了風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發電專業,成立了國內首家“可再生能源學院”。而新成立的核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為繼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之后國內第五家培養核工程人才的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本部設在保定,與北京十分鄰近,以北京管理為主后,該校的專業優勢將會被更好的激發。
2.山中高士:東北電力大學(吉林市)
毗鄰長白山,斜對松花湖,東北電力大學在小城吉林市默默耕耘著。國務院西部大開發辦公室主任王志寶,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副主席王禹民,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柴天佑教授,浙江大學副校長倪明江教授,國家投資開發公司總裁王會生同志,原國家電力公司總工程師、現任國家電網公司顧問張貴行……這些業內知名人物都畢業于此。而國家電監會首席工程師、東北電網、西北電網、華中電網、華東電網的總工程師等均為該校培養的畢業生。學校現有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熱能工程2個省級重點資助學科。2003年,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學校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熱能工程2個學科以計劃單列、聯合培養的方式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這兩個學科也是該校開設時間最長,實力最雄厚的專業方向。吉林市是東北能源動力重鎮,東北電力大學也將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獻上自己的力量。
五、龍戲人家:食品工業
現代人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技術含量提高增加了食品的附加價值。小城適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而食品工業關系千家萬戶自然是每個小城所不可缺少的。
1.江南名家:江南大學(無錫)
地處江南,名為“江南”,小城無錫的江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唯一一所以輕工為特色的綜合大學。該校的食品科學、發酵工程等2個國家重點學科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在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2002-2004年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列同類學科第2位。該校建有教育部“工業發酵及生物催化”創新團隊、“食品精細加工關鍵技術的研究”創新團隊及江蘇省“重要微生物代謝產物的發酵過程優化技術”創新團隊。國內唯一的“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經科技部批準并開始建設。學校成立了由茅臺酒集團、青島啤酒集團、北京燕京啤酒集團、紹興黃酒集團等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加盟的董事會,注重學校與企業、社會之間的聯系,促進了產學研的結合和為社會各方面的服務。江南大學食品類的畢業生主要去往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在冠生園、養生堂、娃哈哈等企業就職。
2.九都新秀:河南科技大學(洛陽)
洛陽地處全國最大的小麥產區,又有牡丹名揚天下。洛陽的河南科技大學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學科是河南省重點學科,在農產品干燥理論與技術、農產品特效成分分離與提純、農產品品質檢測等研究方向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在谷物干燥理論、微波干燥技術及功能性食品的開發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該校在資源植物、食用菌特效成分分離與提純方面,針對河南省特色農產品如杜仲、牡丹、懷藥、無花果以及食用菌開展重點攻關研究,在提取技術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校在人工嗅覺系統酒類食品質量鑒別方法及肉的理化特性與深加工綜合技術等方面研究比較深入。
擇業龍圖之二:審時度勢
許多小城中的第三產業發展尚不充分,許多文科專業的人才一時難以發揮作用。許多有心人在選擇小城之初就把其當作通向大都市的跳板。不過在小城讀研,最好選擇目標城市中比較熱門的稀缺專業,面向市場需要,才有機會躍過龍門。
一、神龍昂首:長三角——法律、外語、旅游管理
這一區域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形成了龐大的城市群,工商企業密集,尤其是外貿企業。長三角歷史文化名城密集,賓館旅游業發展迅速,是我國經濟發展龍頭,高層次人才需求量也最大。因此選擇這一地區小城的文科專業,要以外語、外貿、法律、旅游管理等服務工商業發展的專業為側重點。寧波大學、溫州大學、徐州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都是小城中大學的代表。
1.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是江蘇省最早成立的法律人才培養基地,現有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博士點1個;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國際經濟法學、訴訟法學、刑法學、法律史學碩士點6個。蘇州大學的前身是創建于1900年的東吳大學,突出“英美法”內容,專以講授“比較法”為主,其科學的培養目標和鮮明的教學特色,使東吳大學的法學教育飲譽海內外,時有“南東吳,北朝陽”之稱,被人們譽為“華南第一流的、最著名的法學院”。現在蘇州大學的法學專業為蘇州大學品牌專業,2003年又被評為江蘇省品牌專業。行政法學為省級重點學科,受江蘇省政府專項經費資助。蘇州大學法學院的海外聯系非常緊密,不僅成為全國第一個由海外專項基金參與建設的公辦法學院,而且每年都有大批教師和學生到海外進行交流。
2.安徽大學外國語學院
徽杭公路的開通、合肥到上海動車組的運行讓安徽華東地區的地理優勢進一步加強。安徽大學外國語學院是該校最早成立的學院之一,目前有三個碩士生學位點: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被列入省級重點學科。安徽大學的碩士點中,英美文學方向莎士比亞文學研究是強項,殖民主義文學研究更是近年來后殖民文化思潮中的研究熱點;英語語言學方向把語言理論與省情相結合,系統研究欠發達地區英語教學模式與實踐模式;大洋洲文學研究方向依托安徽大學大洋洲文學研究所,將大洋洲的國家與地區作為一個整體區域,在全國迄今獨此一家。外交部把安徽大學外語學院定為外交部公務員招考的定點院校,該校外語系在業內有一定的知名度。
3. 揚州大學旅游管理學
煙花三月下揚州,瘦西湖的微波,福滿樓的名菜,這座江南名城以旅游業知名,也培養出許多高層次的旅游人才。揚州大學的特色專業為旅游管理類專業,名師眾多。其中黃俶成擔任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兼鹽文化專業委員會外,還有學術骨干華國梁擔任世界烹飪協會常務理事。學科十分重視產學研結合,實踐性教學突出,在北京、上海、深圳、廈門及東南亞等許多旅游城市建立了穩固的實習基地和科研基地,與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旅游企業共建人才培養和實踐教學平臺。導師有多人參加了蘇州、揚州、鎮江、南通和四川劍門關的旅游規劃和景點設計,同時參與旅游企業的營銷策劃和企業文化的建設。設有旅游資源與開發、旅游規劃與設計、旅游企業管理、旅游營銷、餐飲管理、生態旅游等方向。該校面向東南亞招收研究生,在海外也有一定知名度。
二、龍游北海:渤海經濟圈——會計、新聞傳播
北京、天津附近的小城中有位于錦州的渤海大學,位于鞍山的鞍山科技大學,位于保定的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金融學院,位于石家莊的石家莊經濟學院、河北科技大學、河北師范大學、石家莊鐵道學院、河北經貿大學等。
1. 河北經貿大學會計學
河北經貿大學會計學碩士點設有財務會計理論與方法、管理會計理論和方法、審計理論和方法、公司理財理論和方法等4個穩定的研究方向。河北省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執業注冊會計師、會計從業人員、會計專業職稱等考試的指定輔導單位就是該校的會計學院。會計學科是河北省政府確立的首批重點建設學科之一。目前該學院有碩士研究生70人,大部分選擇在京津就業。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點是河北經貿大學最早的碩士點之一,是河北省勞動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直屬的全國營銷師資格鑒定考點,可以組織營銷師、秘書、公關員、人力資源管理師、物業管理師的招生、培訓、考試工作。
2.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目前有新聞學、傳播學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共有專兼職導師30余人。新聞學碩士點目前開設5個研究方向:比較新聞學、新聞業務、新聞理論、新聞史和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學碩士點有6個研究方向:傳播學理論、廣告學、出版與科技傳播、文化傳播、媒介經濟學。吳庚振教授自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其專著《新聞評論學通論》被《新聞戰線》予以重點推介。白貴教授現任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教育學會理事,河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已出版教材、專著3部,發表論文數十篇。兼職導師、河北大學媒介經濟研究所所長曹鵬博士是目前國內傳媒界較為活躍的青年專家。河北大學已經畢業的研究生有的已進入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等媒體工作。
三、南海騰龍:珠三角——工商管理
珠三角中小企業發達,經過多年的磨礪,這里的企業已經逐漸成長,企業管理、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需求較大。
汕頭大學商學院
汕頭大學位于廣東、福建和臺灣三省交匯地帶,具有匯聚兩岸四地工商管理教育資源的地緣文化優勢。這里人口眾多,又是有名的僑鄉,私營企業繁榮,創業型企業居多,極需相關管理人才。在香港李嘉誠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該校投入專項經費用于商學院的改革與發展。工商管理專業于2006年入選廣東省名牌專業,2007年入選國家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成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管理人才的改革示范基地,擁有企業管理、會計學、產業經濟學等3個碩士點。汕頭大學的畢業生被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通用電氣、匯豐銀行、Dell公司、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等國際知名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錄取的比例超過30%,其中工商管理專業和會計學專業的一次就業率都在95%以上,最終就業率達到100%。在汕頭大學商學院還可以聆聽到李嘉誠親自開講的“經濟沙龍”。汕大會計學科導師博士學位比例達到50%以上,其中近一半的博士學位是在國外著名大學獲得的。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