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宗旨 為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于1991年3月確定上海財經大學為首批授予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的試點單位。上海財經大學旨在通過MBA教育,培養掌握現代化管理知識與方法,具有管理創新能力的高層次管理人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服務。
2.目標 培養目光遠大、知識廣博、富有創新思維、勇于開拓、善于溝通與合作、能適應外向型經濟發展需要的綜合型、復合型管理人才。
3.學制 在職學習2.5年;或脫產學習2年。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本項目設置財務與會計、市場營銷、金融管理、企業管理、電子商務與物流、人力資源管理等方向,并開設一批相應的選修課供學生選修。修滿44個學分、成績合格、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可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與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迄今為止,上海財經大學已有1300余名學生獲得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畢業生視野開闊,功底扎實,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4.教學方法 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實務與操作的訓練。除由國內外教師授課外,還大量采用案例分析、現場角色模擬、專題項目研究、計算機模擬和外聘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學到最新的管理知識和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報名條件和考試時間 (1)報考條件 招收企業或經濟管理部門有實踐經驗并具有一定管理素質的各類畢業生。具體要求為:大學本科畢業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實際工作經驗,高職高專畢業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實際工作經驗,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二年或二年以上工作經驗,德才兼備,身體健康,年齡不限,符合以上要求的都可以報考。(如有變化,以教育部文件為準) (2)報名時間 ·網上預報名時間:即日起 點擊在線預報名 ·網上正式報名時間:2010年10月 ·網上報名網址: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公網)或http://yz.chsi.cn(教育網) ·現場確認時間:2010年11月 ·現場確認地點:上海財經大學 (3)考試時間 2011年1月(具體時間以教育部通知為準)
6.考試科目 英語、綜合能力,共計2門(政治理論在復試中進行,由學校單獨命題) 。
7.復試 復試由我校組織,將根據教育部委托全國 MBA 指導委員會制定的復試方案,全面、準確地考核學生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分析能力、應變能力、協作精神等在初試中難以測試的綜合素質,判斷其在管理領域是否具有發展潛力。
8.錄取方法 德智體全面衡量,根據初試和復試成績,擇優錄取。
9.招生計劃 450名。
10.學費 在職學習:人民幣共8.8萬元;脫產學習:人民幣共9.8萬元。
11.學習方式 既可以選擇在職學習,也可以選擇脫產學習。 上課時間如下: 脫產學習:周一到周五; 在職學習: 1 、周六、周日兩個白天; 2 、周一到周五的兩個晚上,另加周六或周日的一個白天; 3 、周五下午、晚上和周六白天。
12.MBA 學歷學位項目課程 (1)必修課: 英語、宏觀經濟學、管理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會計學、財務管理、營銷管理 (2)公共選修課: 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倫理學、商法、管理統計學、決策與模型、運籌學、商務溝通 (3)專業方向課: 企業管理方向: 創業管理、兼并與收購、組織行為學、國際管理 財務與會計方向: 財務報表分析、管理會計、審計理論與實務、微觀經濟分析 市場營銷方向: 服務營銷、消費者行為管理、市場調研與營銷策劃、談判技巧 金融管理方向: 商業銀行管理、金融工程、證券投資學、兼并與收購 電子商務與物流方向: 國際商務、系統分析與設計、網絡營銷、企業資源計劃 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薪酬設計與管理、員工績效管理、人員測評、勞動法
13.咨詢 (1)在線咨詢:點擊在線咨詢 (2)上海本部 上海市中山北一路369號上海財經大學MBA學院 郵政編碼: 200083 咨詢電話: (021) 65362973 65314146 傳真號碼: (021) 65311954 (3)深圳、廣州、東莞教學點 深圳市紅荔路四川大廈3樓 咨詢電話: (0755) 83673280 83673677 廣州市濱江東路500號廣東省警官學院內,警安大廈3樓 咨詢電話 : (020) 34067756 34069396 東莞市莞太大道與體育路交界處 福民大廈6樓 咨詢電話: (0769) 22504305 22501697
歡迎您在線預報名或者在線咨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