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及學院概況
華東理工大學地處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屬重點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創新平臺"重點建設學校。
商學院(原名工商經濟學院)作為華東理工大學轉型為綜合性大學的一項重要發展計劃,在1981年建立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和1987年建立的經濟發展研究所基礎上,成立于1990年。學院集經濟學科與管理學科于一體,并致力于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目前設有5個系,6個研究所和3個研究中心。學院設有專業學位教育中心,舉辦MBA、EMBA、工程碩士等教育項目,設有企業管理高級培訓中心,提供EDP教育項目。
學院擁有一支學術造詣深厚、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125位,其中正副教授比例近70%。65%以上的教師擁有國內外著名大學的博士學位。許多教師被政府和企事業單位聘為經濟與管理顧問。學院還聘請幾十名國內外知名教授、專家作為名譽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
二、項目特色
理工背景,管理見長;中外師資,力量雄厚;特色教學,模式新穎;企業課堂,注重實踐;
國際交流,獲取雙證;第二課堂,豐富多彩;完備管理,人性服務;校友平臺,職業發展。
三、項目分類
通用MBA(中文授課)、國際MBA(英文授課)、中法雙學位MBA(英文授課)
四、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1.2008年8月底前本科畢業;或2009年8月底前研究生畢業或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或2006年8月底前大專畢業,在職人員。
2.身體健康,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3.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五、招生名額及錄取
招生名額:2011年華東理工大學計劃招生410名(不含港澳臺及留學生)。其中,通用MBA300名,國際MBA60名,中法雙學位MBA50名。
錄取考試:初試和復試。
(一)初試
1.初試科目:英語2(側重應用能力,尤其是閱讀和翻譯能力)、管理類綜合能力,全國聯考。
2.初試日期:2011年1月份(具體時間以教育部文件規定為準)
3.初試地點:華東理工大學
(二)復試
復試時間通常安排初試前后,分批進行(復試時間以學校最后公布為準)。
復試內容包括:無領導小組討論、英語口語、個人面試和考生背景評估。
六、培養方式
1.通用MBA
普通業余制:在職學習(每周五晚上、周六全天上課),學習年限為2.5年。
集中授課制:在職學習(每月集中四天上課,周四--周日),學習年限為2.5年。
2.國際MBA
普通業余制:在職學習(工作日晚上、周六全天上課),學習年限為2.5年。
全日制:脫產學習,學習年限為2年。
3.中法雙學位MBA
七、培養費用
1、通用MBA:8萬不含教材費
2、國際MBA:9.5萬不含教材費
3、中法雙學位MBA:11.5萬不含教材費
八、學位授予
在規定年限內修滿規定學分,完成碩士論文并通過論文答辯,經學校審核批準后,授予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證書。中法雙學位項目另外還可獲得法國ESCEM商學院頒發的InternationalMBA學位。
九、上課地點
華東理工大學徐匯校區(上海市梅隴路130號) 十、課程設置
MBA課程設置
十一、報考流程
步驟 事項 時間 考生須完成的事項及具體要求 1 網上報名 2010年10月份 具體報名時間屆時網上公布 1.確認本人符合報考條件 2.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完成網上報名 2 現場確認 2010年11月10日——14日 持本人網上報名號、有效身份證件及畢業文憑原件到指定地點進行現場確認、照相、支付報名費。 3 準考證發放 2010年12月中旬后 研院打印準考證加蓋公章后,由MBA中心核發,郵寄準考證 4 初試 (全國聯考) 2011年1月 具體考試時間和安排以準考證為準 5 查詢聯考 成績 2011年3月上旬 登錄華東理工大學經研究生院網站,網址為http://gschool.ecust.edu.cn/,查詢聯考成績
6 復試安排 2011年3月左右 華東理工大學MBA復試安排將通過email及短信通知考生。 7 初步錄取 2011年4月初 1.通過體檢; 2.錄取結果(擬錄取名單),通過email及短信通知考生。 8 調檔、政審、簽訂培養 協議 2011年5月 每個擬錄取考生需要完成政審手續,簽訂培養協議,選擇自籌經費學習的考生同時需要調轉本人檔案。 9 發放錄取 通知書 2011年6月底~7月初 政審、調檔完成,培養協議簽署完畢,并交完總學費一半以上者由學校寄發錄取通知書、新生報到須知等。 10 新生入學 報到 2011年8月底或9月初 新生須按時報到,無故逾期兩周,將取消入學資格。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