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詳細信息
姓名:姜明(兼職)
性別:男
出生年份:1963
職稱:教授
院系: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首次聘任導師時間:2009
現聘任導師一級學科名稱:機械工程
現聘任導師二級學科名稱:機械電子工程
聘任在第二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聘任在自主設置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研究主題為生物醫學成像,圖像重建,圖示處理。詳細情況見主頁http://iria.pku.edu.cn/~jiangm/
電子信箱:ming-jiang@pku.edu.cn
辦公電話:+86-10-6275-6797
辦公地點:北京大學理科一號樓1578E
通信地址: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個人簡介:
北京大學教授,博導,教育部2007年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大學-微軟統計與信息技術實驗室主任,美國Virginia工學院與州立大學生物醫學成像分部OMT實驗室副主任,在國內外著名科研機構長期從事多維信息探測、成像和處理方法研究及人才培養工作,在圖像重建、處理與生物醫學成像領域取得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是該領域國際知名學者。
主要工作經歷職情況如下:
•2008,美國Minnesota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短期學者;
•2007-,美國Virginia工學院與州立大學生物醫學成像分部OMT實驗室副主任;
•2001-2006,美國IOWA大學放射系CT/顯微CT實驗室副主任;
•2004-2005,美國IOWA大學放射系研究員;
•2001-2002,美國IOWA大學放射系副研究員;
•2000-2001,美國IOWA大學放射系訪問學者;
•1996-1997,意大利理論物理國際中心微處理器實驗室博士后
主要社會兼職情況如下:
•2007-,應用數學叢書編輯,中國科學出版社;
•2004-2007,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2001-2006,美國IOWA大學CT/顯微-CT實驗室副主任;
•2003-2005,北京聯合大學客座教授;
•2005-,Advances in Mathematics (China) 副編輯;
•2005-,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副編輯;
•2005-,Journal of Biomedical Imaging 副編輯;
主要學術成績及獲獎情況如下:
•與合作者建立了Hilbert空間中Landweber格式的收斂性。建立了基于凸約束的非線性Landweber格式的收斂性。提出了分塊SART算法并建立了該算法的收斂性。首次建立了Landweber格式收斂的充分必要條件和有限步收斂條件。將研究結果成功地應用于X射線CT、中子射線CT、生物熒光CT等成像技術中。有關算法可并行實現,可廣泛應用于多種圖象重建問題中,對提高成像速度和圖像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與合作者建立了生物熒光CT成像的數學模型,并深入研究了解的唯一性問題以及如何利用多光譜技術克服生物熒光CT成像的不唯一性困難,提出了基于Landweber格式和EM算法的圖像重建方法。對于深度光源的重建問題,提出了計算光學穿刺技術。
•與合作者提出了錐束覆蓋的概念并建立了X射線錐束CT的Katsevich算法的并行實現,建立了多源X射線CT的濾波反投影算法。針對X射線相位襯度成像,提出了基于高階Born近似的迭代重建算法和基于二維光柵的成像技術。
•與合作者擴展了前期關于系統分辨率的公理化理論,并將有關理論用于測定螺旋CT的分辨率。
•獲得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美國大學放射學家協會HerbertM.Stauffer獎、北美放射學會ResearchTraineePrize等各類獎項12項。
著有期刊論文或著作近100篇,完成課題9項,近期受邀國外講學6次。所教學生課程有數字圖像處理,計算機圖形學及圖像重建、處理與分析。1999年至2009年已培養研究生及博士生19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