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探索和創新高層次人才培養及產學研合作模式,發揮高校人才和智力優勢服務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日前,天津市教委、濱海新區教育局與包括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本市高校達成合作共識,共同打造“濱海研究生培養基地”,今后每年將為新區開發建設培養輸送200名研究生。
本市高校將結合自身專業優勢,與新區研究機構和企業共同建立“濱海研究生培養基地”。該基地打破固有教育模式,實行研究生“雙導師”培養計劃。由于濱海新區的世界500強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眾多,擁有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實踐專家,本市高校以該培養基地為平臺,每年聘請新區企業和科研院所高級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為研究生擔任“第二導師”。培養基地的研究生,入學第一年在學校學習一年左右的理論課程。從第二年開始,他們將進入對接的新區企業或研發機構,跟隨“第二導師”參與企業項目的課題研究和技術研發。畢業時,雙導師均參加學生的畢業論文答辯。學生在就業時采取雙向選擇,可直接進入企業和研發機構工作,一方面保證了其科研課題的延續性,另一方面解決了就業問題,也為新區吸引和留住了科研人才。
目前,“濱海研究生培養基地”已經吸納了本市10余所高校和在新區的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天津市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等300家左右的研發機構和企業參與共建。今年首批培養的研究生為80名,培養基地聘請研究生“第二導師”80名左右,涉及專業學科包括生物醫藥、裝備制造、企業管理、教育學、新材料等。今后,該基地每年計劃培養200名左右的研究生,聘請的“第二導師”也將隨之增加。此外,高校將根據新區的產業發展需求,結合自身優勢,自主設置研究生課程,建立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的長效機制,為濱海新區發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動力。
為保證“濱海研究生培養基地”不斷做大做強,濱海新區將設立專項資金給予支持,該資金將主要用于研究生導師的科研補貼和為研究生提供食宿,同時對參與此項計劃的企業和學校給予重點獎勵,鼓勵各高校和新區各類型企業積極參與此項計劃,調動新區企業培養和吸納高層人才的積極性。(記者 孫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