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簡介
古城長沙美麗的湘江之濱,座落著一所聞名遐邇的軍事高等學府——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這里是人民解放軍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搖籃,是軍隊高級指揮軍官的培訓基地,是國防關鍵技術和先進武器裝備研究的重要基地,更是有志于獻身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青年學子實現人生理想的知識殿堂。
學校是直屬中央軍委領導的軍隊綜合大學,1953年創建于哈爾濱,時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1970年學院主體南遷長沙。1978年學校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50多年來,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始終得到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軍事工程學院成立時,毛澤東主席親自為學院頒發《訓詞》。1978年,在鄧小平同志直接關懷和倡導下,學校重新回到軍隊序列。江澤民同志多次視察學校,并出席學校50周年慶典,為學校題寫“厚德博學、強軍興國”校訓。胡錦濤主席對學校50周年校慶表示祝賀,在接見學校主要領導時,對學校建設提出了殷切期望。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厚望,成為激勵全校教職工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
學校占地總面積5600多畝,分為四個院區。下設航天與材料工程學院、理學院、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系統與管理學院、計算機學院、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指揮軍官基礎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0個學院。其中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所在的主校區,地理位置適中,東、北環繞瀏陽河,南臨烈士公園,西隔湘江眺望岳麓山,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學校從“哈軍工”時期就開始招收培養研究生;1978年,恢復研究生教育;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院校之一;1985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學校設立研究生院,成為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學校的研究生教育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
學校是“一五”期間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是“七五”、“八五”期間國家重點投資建設的15所重點院校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并獲中央專項經費支持的重點建設院校,是國家“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院校,是軍隊“十五”和“十一五”重點建設院校。學校目前在10個學科門類中擁有13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9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51個博士點,95個碩士點,有9個國家重點學科、35個湖南省重點學科、15個軍隊重點學科,形成了信息學科優勢突出、軍事高科技特色鮮明的綜合化學科體系,部分學科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最近兩輪國家一級學科評估中,有7個學科進入全國前五名。
學校擁有一支以兩院院士和國內外知名專家為中堅、中青年學科學術帶頭人為骨干的高水平教員隊伍。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及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博士生導師254名,碩士生導師810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1000余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00多名,2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學校已同國外知名院校建立了穩固的學術交流渠道,每年都選送一批優秀博士研究生赴國外高水平大學參加學術交流、訪學和聯合培養。
學校按照“面向軍隊,面向國防、立足前沿、突出重點、加速轉化”的科研方針,在先進武器裝備和國防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以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磁懸浮列車、仿人形機器人、核心路由器等為代表的4000多項成果。1600多項成果獲國家、軍隊和部委級科技進步獎,其中國家級特等獎3項,一等獎6項,居國內高校前列。眾多的科研項目、充足的科研經費,為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校擁有先進的教學、科研實驗條件和公共服務體系,有4個國家級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1個軍隊院校重點實驗室和一批整體水平跨入國內高校先進行列的公共教學實驗室。圖書館各類藏書260多萬冊,中外文期刊5800余種。數字化校園建設初具規模,校園網和園區網兩套網絡系統與國際互聯網、國家教育科研網和全軍軍事訓練信息網高速互連,為全校師生的學習、研究、交流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渠道。學校具有良好的學術交流和文化氛圍,文體設施齊全,研究生文體活動豐富多彩。
學校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堅持依法從嚴治校和科學管理,建立了嚴格規范的研究生培養制度,形成了與科學研究緊密結合的培養機制,樹立了嚴謹、務實、奉獻的教風和勤奮、求是、創新的學風,按照“理想信念堅定、軍事素質優良、科技底蘊厚實、創新能力突出、身心素質過硬”的要求,為國防和軍隊建設培養高素質高層次的創新型人才。設立研究生院20多年來,學校先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輸送了10000多名碩士、1300多名博士,他們已經成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骨干力量和生力軍,很多人在重要領域擔當重任。已畢業的研究生中,有7人的學位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7人的學位論文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18篇學位論文入選軍隊優秀博士學位論文;50篇學位論文入選湖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學校現有在校學歷教育研究生近5000人,其中博士生2100余人。
目前,學校正加快創建我軍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步伐,努力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同學們,有志于從軍報國的熱血青年們,三湘四水已向你們舒展溫暖的懷抱,你們強軍興國的遠大抱負將在這片熱土上展開,國防科技大學就是你們放飛理想的起點!
考 生 須 知
一、招生對象及專業
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對象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1、軍隊院校應屆本科軍人學員:可以報考我校所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2、軍隊在職干部:必須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或大學本科同等學力,可以報考我校所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3、地方大學應屆本科學員:包括國民教育生和國防生,本科就讀院校必須為重點高等院校(“211”工程、“985”工程或設有研究生院的院校),且只能報考我校理工類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接收地方重點高等院校推薦免試生(不含國防生)報考我校理工類專業碩士研究生。
根據教育部及軍隊總部有關政策規定,我校不再接收軍隊院校地方委培生、地方在職人員和地方大學本科同等學力應屆生報考碩士研究生。
二、報名時間
1、網上報名時間:2007年10月 1日-31日;
2、現場確認時間:2007年11月10日-14日。
具體報名時間如有變動,以教育部規定的時間為準。
三、報名、考試地點
1、參加全國統考的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間內登錄網報網站進行網上報名,在現場確認時間內到自己網報時所選定的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點進行現場確認,該報名點即為考試地點。
2、網上報名網站:9月底以后查看我校校園網獲取網上報名網址(或屆時以教育部公布的網站為準)。
3、推薦免試生可在報名前先與我校研招處聯系,經我校研招處初步同意后,由學生所在學校推薦,于10月25日前來我校面試。網上報名及現場確認時間與統考生要求相同。
四、報考條件
1、我校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主要分配到全軍各單位從事指揮管理、技術保障和教學科研工作,要求報考的考生思想政治素質好,品德優良,遵紀守法,有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思想基礎。每一位報考我校的考生,都要做好到一線部隊、艱苦地區建功立業的思想準備,畢業時要堅決服從分配。
2、身體符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要求,主要有:
(1)身高:男不低于1.62米,女不低于1.60米;
(2)兩眼無色盲、色弱,矯正視力每一眼在0.8以上;
(3)乙肝表面抗原陰性,肝功能正常。
3、報考計劃內非定向的考生,年齡一般不超過26周歲(1982年9月1日以后出生);其他考生年齡不限。
五、注意事項
1、我校不組織單獨考試。
2、地方院校應屆生錄取后參軍,畢業時面向全軍統一分配。女生錄取數量不超過地方應屆考生錄取總數的10%,錄取名額有限,請慎重報考。
3、地方院校國防生須由所在“選培辦”出具同意報考的證明,說明同意考生錄取類別為定向(碩士畢業后分配回原大單位),還是非定向(碩士畢業后面向全軍分配),并提供高考考分及所在本科院校當年的錄取分數線。我校原則上不招收高考降分錄取的國防生。
4、軍人報考須經所在單位同意:
(1)部隊在職干部由所在部隊師、旅(含)以上單位政治機關干部部門批準,且只能報考計劃內定向或計劃外委托培養碩士生,并在出具的同意報考的證明中注明報考的學科專業名稱;
(2)軍校應屆本科生由所在學校政治機關干部部門批準,可以報考計劃內非定向、計劃內定向或計劃外委托培養等類型的研究生,并出具同意報考證明,說明同意考生直接讀研(不參加本校的畢業分配)還是保留入學資格(先參加本校的畢業分配)。指揮類專業軍人應屆本科學員如被錄取,只能保留入學資格。
5、同等學力者(僅限于軍隊在職干部)須到我校進行資格認定且只能在我校報名點報考,未經我校資格認定以及在外地報名點報名者報考無效,具體要求見《同等學力者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的規定》。
6、簡章中的考試科目:政治理論(101)、英語(201)、數學一(301)、數學二(302)、數學三(303)、數學四(304)、教育學專業基礎(311)、心理學專業基礎(312)、歷史學專業基礎(313)均采用全國統考試卷。其他考試科目(科目代碼為6XX或8XX)和復試專業課考試科目均由我校自行組織命題。
7、考生可以根據招生簡章中“備注”欄中的要求選考其他學科的考試科目(如初試科目選考其他學科的,復試科目也要選擇相應學科的)。
8、簡章中“計劃招生人數”包括推薦免試生、統考生和往年保留入學資格2008年返校生。
9、錄取類別為計劃內的,免收培養費和住宿費;錄取類別為計劃外的,由考生單位或本人承擔上述費用,繳費標準可向相關學院咨詢。
10、招生工作、考試科目參考書等相關事宜由考生與所報考的學院聯系,也可向我校研招處咨詢。
六、研招處聯系方式及地址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國防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處 郵 編:410073
咨詢電話及傳真:0731-4572515 聯系人:梁勇 郝鋒
網址:http://www.nudt.edu.cn E-mail:gfkdyzc@163.co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