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論與辯證法一樣被譽為是考研政治馬原哲學的兩大核心支柱,在考研政治馬原哲學分值中與辯證法不相上下,本文老師繼續為同學們傳授攻破考研政治馬原哲學認識論的方法。
(一)社會基本矛盾
這個考點在2011年、2015年的考研政治真題中出現單選題型,在2010年、2012年的考研政治真題中出現多選題型。在2014年的考研政治真題中出現在毛中特的交叉材料分析題中。
核心關鍵詞理解: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的反作用取決于和服務于經濟基礎的性質和要求。這兩組關系是社會基本矛盾。
(二)社會發展動力
這個考點在2009年的考研政治真題中出現單選題型,在2010年、2014年的考研政治真題中出現多選題型。
核心關鍵詞理解:社會基本矛盾作為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階級斗爭是社會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的直接表現,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科學技術革命主要是通過促進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深刻變化來推動社會發展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三)群眾史觀
這個考點在2011年的考研政治真題中出現單選題型,在2013年、2015年的考研政治真題中出現多選題型。
核心關鍵詞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本質在于勞動,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群眾觀點包括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虛心向群眾學習的觀點;群眾路線包括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路線,也是黨的根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在社會發展中,所有個人都起一定作用,社會歷史發展是無數個人合力作用的結果。
唯物史觀是哲學中分值比較低的一個版塊,考察材料分析題的可能性比較小,這么多年只和毛中特考察了一個小問題。但考察選擇題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生產力、科學技術、人民群眾、群眾路線教育這些都是時政熱門詞語。結合時政來復習這一板塊效果會更好。同學們還是記住老師一直強調的,暑期不要背誦,理解關鍵詞,形成邏輯框架,輔助練習題加強理解。希望老師的方法能幫助同學們在暑期取得非常理想的復習效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