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印紅,1963年5月出生,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與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婦女兒童微量營養素研究,營養與生命早期,營養與免疫,營養與非傳染性慢性疾病關系研究,不同疾病狀態下及住院病人的營養評價與營養治療,食物營養評價與食品安全等。 近年發表專業論文40多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核心期刊論文20余篇。主持和參與國際合作項目及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多項,參編專業著作2部,科普1部。科研成果獲獎6項。開設現代營養學,預防醫學,食物、營養與健康,營養與免疫,營養與腫瘤及慢性代謝性疾病,婦幼營養,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導論,全球公共衛生評價等課程與講座。
主要學習工作簡歷:
1980/09-1985/06,蘭州醫學院,臨床醫學,醫學學士; 1987/08-1988/01,哈爾濱醫科大學,營養和流行病學,進修。 1985/07-1993/08,甘肅省地方病防治研究,醫師; 1988/08-1989/01,西北師范大學,外語部,進修英文 1993/09-1998/11,甘肅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治營養醫師、副科長; 1997/06-1998/01,分別在上海長海醫院、上海華東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營養科,進修學習等。 1998/09-2001/07,蘭州醫學院,公共衛生,醫學碩士; 1998/09-2003/11,甘肅省人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醫師、科長; 2003/12-2012/04,蘭州醫學院、蘭州大學,公衛學院衛生毒理所,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2/05-至今,蘭州大學,公衛學院,衛生毒理所,教授,碩士生導師。
獲得榮譽:
1、中國營養學會先進工作者稱號(2009-2003年) 2、中國營養學會科普工作先進個人(2000.10) 3、甘肅省學術年會學術論文二等獎(2012.10) 4、甘肅省衛生廳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2000.10) 5、甘肅省首屆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知識競賽獎(2007.6) 6、國家臨床營養最高獎“俞錫璇教授基金獎” (1997.10) 7、甘肅省營養學會工作先進個人(1994.12)
教學科研工作及成果:
教學工作:
本科教學:講授臨床醫學及護理專業課程《預防醫學》的理論及實驗教學、預防醫學及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專業課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全校各專業本科生通識教育課程《食物、營養與健康》、預防醫學及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專業課程《公共衛生概論》和《公共衛生導論》。 研究生教學:講授《現代營養學》與《全球公共衛生評價》課程。 省級精品課程:主持完成本科生《預防醫學》獲甘肅省省級精品課程獎(2014.8) 省級精品課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獲甘肅省省級精品課程獎(2009.8,成員)
科研工作:
獲獎科研成果:
1、《裕固族、東鄉族、保安族3-6歲兒童鋅、VA、B2、C缺乏病調查及營養干預》獲宋慶齡兒科醫學成果獎(2009年、參加)和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8年)及蘭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8年)。 2、《維生素A和鋅攝入對大鼠及特定人群影響的系列研究》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9年,參加)。
主持科研項目:
1、中國營養學會科研基金(國家級)項目《食物相克人體試食試驗及機理初探研究》主持人; 2、國家CDC達能營養基金項目《裕固族、保安族、東鄉族3-13歲兒童營養發育狀況6年對比分析》主持人; 3、甘肅省中青年科研基金項目《復合營養膳對糖尿病及術后病人體質恢復的研究》主持人; 4、國家級項目《孕婦及育齡婦女維生素A檢測技術及應用研究》主持人。
參與科研項目
1、國家科技部863項目《重大傳染病化學發光磁免疫診斷技術研究》;子課題第二負責人; 2、國家863支撐計劃項目《功能性食品功能循征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子課題第二負責人; 3、國際合作項目《中國8城市母嬰營養研究》;子課題第二負責人; 4、國際合作項目《深海魚油預防中國西部孕婦早產》;甘肅現場第二負責人; 5、省級項目《甘肅省0-6歲兒童鋅缺乏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第二負責人; 6、市級項目《蘭州百合口服液調節保健作用研究及其制品開發》;第二負責人; 7、中國營養學會基金項目(國家級)《甘肅會寧地區幼兒、學生膳食營養與智力發育關系探討》;第二負責人; 8、國家級項目《免疫增強型腸內營養對重癥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癥反應和免疫功能的影響》參加。
社會兼職和社會服務:
1、中國營養學會學術交流工作委員會委員。 2、甘肅省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兼省臨床營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3、甘肅省食品安全標準評審委員會委員。 4、甘肅省食品安全科普專家。 系電話:0931-8915033 聯系郵箱:zhangyh@lzu.edu.cn Zhangyinhong63@163.co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