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和創業關乎民生,歷來是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近年來就業和創業形式也出現了新的變化,今天老師用考研政治知識點解讀一下大學生創辦網店這種就業與創業形式。
一、材料節選:2014年在校大學生創辦網店帶動30萬人就業
人民網北京7月28日電(記者 賀迎春)昨日在京召開的“網絡創業就業統計和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研究項目結題會暨‘互聯網+’創業研討活動”透露,2014年我國網絡創業就業總規模約為1000萬人,其中,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總規模約為618萬人,占全國網絡創業就業人員的六成。
2012年至2013年,中國就業促進會聯手阿里巴巴集團先后完成了《關于推進網絡創業就業研究》和《網絡創業就業統計和社保研究》等課題,2014年9月,雙方繼續圍繞網絡創業就業開展專題研究,重點針對大學生群體網絡創業就業規模、現狀和政策訴求等組織了大規模的抽樣調查和實地調研,并就推進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穩步健康發展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調查結果顯示,2014年全國個人網店和企業網店中,大學生創辦的網店各占59.7%和71.6%。其中,在校大學生創辦的網店帶動就業人數約30萬人;畢業5年及以內大學生創辦的網店帶動就業人數約231萬人;畢業6年及以上大學生創辦的網店帶動就業人數約357萬人。從網店店主的年齡看,25-34歲年齡組的占63.5%,24歲及以下的占21.9%,35-44歲年齡組的占12.9%,45歲及以上的占1.7%。網絡創業者中80、90后青年群體成為絕對主體。而網店員工中八成以上為34歲以下青年人。
“大學生網絡創業有多條腿。” 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金建杭出席會議時表示,除了網上開店,在移動互聯網上的APP開發、云計算、O2O等領域也有大量的創業機會和空間。據金建杭介紹,阿里巴巴針對創業者,先后建立起阿里商學院、淘寶大學、速賣通大學、湖畔大學、橙功營等等豐富多彩的培訓服務。目前,淘寶大學逐步形成了覆蓋各網商群體的完善培訓課,涉及傳統企業進駐電商總裁班、網商MBA、網商特訓營、電商精英、在線學習平臺等多種培訓模式。
調查還發現,目前,半數以上的大學生網店店主不了解甚至沒有享受過相關扶持政策,不知道或從未接受過創業指導或創業培訓。七成以上大學生網店店主希望政府強化網絡創業就業的扶持政策。
該報告建議,建立網絡創業就業統計制度,進一步推進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穩定健康發展。一是通過簡化程序、制定細則、設立專項資金等措施,進一步完善、落實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扶持政策;二是強化網絡創業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加強網絡創業就業專項指導;三是建立電子商務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創新網絡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四是加強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者的權益保護;五是促進大學生網絡創業向實體經濟和農村地區擴展。(來源2015-07-28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二、考研政治解讀大學生創辦網店
通過材料研讀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突破了傳統就業形式與觀念,成為網絡創業與就業的主力軍。這與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和社會就業形勢是分不開的,下面我們分析一下這則材料滲透的考研政治知識點。
(一)認清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就業再就業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形勢依然嚴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國人口基數大,需要就業的人員多,就業高峰持續時間長;就業機制有待完善;就業觀念有待更新。許多人缺乏積極性,就業期望值過高,不聯系自身。
(二)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
1、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1)樹立崇高職業理想。重視人生價值實現,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并不是空洞抽象的話語,它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實踐性,不應單純地把職業看成是謀求生存的手段,更應把職業視為一生所追求的事業。它蘊涵著人們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大學生就業不要一切向錢看,應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相結合,做自己想做的工作。
(2)服從社會需要。追求長遠利益,人選擇職業,職業也選擇人,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目前,大學生就業問題更多的要考慮社會的需要,社會價值才是一個人人生價值的最重要體現。
(3)打下堅實基礎做好充分準備。打牢專業知識,鍛煉能力,提高素質,完善自我。任何小事的成業都要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網店雖小,卻可以成就一翻大事業。
2、樹立正確的創業觀
(1)要有積極創業的思想準備。擇業是起點,創業是追求。如果一個人選擇了職業不吃苦,不采取積極的應對態度,就有可能失去已經得到的職業。
(2)要有敢于創業的勇氣。創業艱苦磨難多,所以創業還必須要有勇氣。破除依賴心理和膽怯心理,勇敢地接受挑戰。
(3)提高創業的能力。創業除了要有思想準備,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大學生需要打破“學歷本位”的觀念,樹立“能力本位”的意識。
(三)在艱苦中鍛煉,在實踐中成才
第一,在艱苦中鍛煉是成才的必要條件;第二,社會實踐是鍛造人才的熔爐。
創業需要勇氣,我們考研也一樣,希望同學們不要畏懼考研復習中的辛苦付出,知難而上,不妥協,不氣餒,勇往直前,考到理想的學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