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作為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年考研政治真題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命題地位,而尤以選擇題為主。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的發現,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可見剩余價值學說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體系中由重要的地位。而其在考研政治經濟學中也是屬于考生復習的重難點,雖然近年來直接命制剩余價值理論的題目不多,但準備2016考研的考生仍不能掉以輕心,而要引起重視。
從考研政治考綱內容上來講,剩余價值可考的知識點也是非常多的,從剩余價值的來源、本質,到剩余價值的生產,再到剩余價值的分配都是非常重要的。考生也需要從以上幾個內容去備考。
第一,剩余價值的來源和本質,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是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另一方面是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即價值增殖過程。在價值增殖過程中,故宮工人的勞動分為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所以,剩余價值的來源和本質都是雇傭工人的勞動,尤其是剩余勞動。正因如此,剩余價值體現了資本家與雇傭工人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在歷年考研政治的真題中,關于剩余價值的來源僅考查過生產自動化條件下剩余價值的源泉,但不管何種條件,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仍然是剩余價值的唯一源泉。
第二個重要的考點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剩余價值的生產有三種方法,分別是絕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和超額剩余價值。考生對于這些概念都不需要死記硬背,只需要簡記就可以了,例如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主要是通過加班或加強勞動強度實現的,即絕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是通過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實現的,即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超額剩余價值生產是通過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而使個別資本家獲得的剩余價值。這些都會作為選擇題的選項來命制。另一個考查的重點就是三種剩余價值生產之間的關系。
最后的難點就是剩余價值的分配,考生要記住四個轉化,分別是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利潤率轉化為平均里利潤率,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關于這四個轉化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但從命題角度來講,不會考查較深,所以只需要考生記住這四個轉化就可以了。
當然,除了以上三個方面提到的內容,還需要考生對于其中的細節深入研究,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剩余價值理論,做題時才能夠得心應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