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是當前關注的熱點話題,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工業污染是破壞環境的元兇,事實上由于人類的不當行為,農業已經成為最大的污染面源。今天我們用考研政治哲學原理分析一下農業污染的原因。
一、材料節選
現狀:
化肥農藥用量世界第一,農業已超工業成最大面源污染產業
目前,農業已超過工業成為我國最大的面源污染產業。“農業面源污染量大類多、分布廣,總體狀況不容樂觀。”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說。
西北干旱地區:農膜污染問題、白色污染問題突出。
中東部地區:農藥化肥面源污染問題突出。
南方地區:農業畜禽糞污染問題突出。
農業面源污染的最大特點是隱藏性、長期性和分散性,是農業生產各個環節各個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產生的,處理起來比較麻煩。專家稱,中國化肥、農藥用量相當大,生產和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化肥、農藥的利用率比發達國家低15%-20%,降低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勢在必行。
重金屬污染成農產品質量“隱形殺手”
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公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主要污染物為鎘、鎳、銅、砷、汞、鉛、滴滴涕和多環芳烴。
專家指出,“看不見”的重金屬污染,正在扮演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隱形殺手”,不僅可能影響到農田和農村周邊環境,也讓普通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產生疑慮。“除了工業廢棄物排放造成的土壤重金屬污染,農業化學品的大量投入會導致土壤中養分、重金屬以及有毒有機物富集引起的土地污染,直接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說。
防治:
“一減兩控三基本”
中國農業資源環境遭受著外源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的雙重壓力,農業可持續發展遭遇瓶頸。為遏制農業面源污染擴大趨勢,農業部發布了《關于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意見》就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提出了“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一控”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兩減”即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三基本”指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 (來源:新華網----回歸“綠色”農業,面源污染要如何防治?)
二、哲學解讀農業面源污染
談起污染首先想到的是城市、工業污染,但目前農業已超過工業成為我國最大的面源污染產業。這一事實顛覆了我們對污染主體的認識,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下面我們從考研政治哲學的角度分析一下,出現在這一現象的原因。
1. 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人類認識運動是一個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反復和無限發展的辯證過程。人類的農業生產為追求產量而大量投入化肥、農藥、農膜等,導致農業超過工業成為我國最大的面源污染產業,農產品質量安全受到人們的質疑。現在人們認識到農業污染的危害,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提出“一減兩控三基本”的目標,追求綠色、健康的農業。
2. 客觀規律性。規律是事物的內部聯系和發展的必然趨勢。規律不依賴于人的意識,人的實踐活動受規律的支配。因此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必須要尊重客觀規律。由于大量農藥、化肥的使用,違反了農業建康發展的客觀規律,造成土壤污染,重金屬含量超標,嚴重影響了農業的長期發展。農業污染現狀,就是對人類的警示和懲罰。
3. 事物之間的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聯系是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這就要求我們善于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系,確立整體性、開放性觀念。 農業污染防治,要有整體認識,既要分清農業內部污染的各種聯系,同時要防范農業與工業的相互污染。
以上是我們對農業污染的考研政治哲學分析,同學們還可以從生態文明角度去解讀,總之角度不同,知識點也不一樣。多思多練定會大有裨益。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