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已過一半,考生在緊張復習之余不要忘記錯過網上正式報名的時間。而到了這個階段,考研政治的復習要開始記憶一些考點了,尤其是材料分析題的作答要點。而在馬原哲學的選擇題中也經常會考查一些古語或詩詞中蘊含的哲學原理。下面,繼續來分析在習近平講話中引用古語中蘊含的哲學原理。
“滿招損,謙受益。”
背景:2012年12月5日,習近平在同外國專家代表座談時,指出:“滿招損,謙受益。”中國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仍然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還有許多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我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注重學習吸收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國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我們歡迎外國專家和優秀人才以各種方式參與中國現代化建設,一如既往支持大家來中國創業和發展。
哲學原理: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辯證關系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是矛盾雙方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斗爭性是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相互聯結、相互制約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而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滿招損,謙受益”中“損”和“益”構成一對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兩者相互轉化。
2、量變質變規律
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因而事物的變化表現為量變和質變兩種運動裝填。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次序的變動,是保持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的不顯著的變化,天線了事物漸進過程的連續性。質變是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和連續性的終端。一般來說,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兩者是相互滲透的。中國目前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體現了質的飛躍,在新質的基礎上,又要開始新的量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也是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通常一個題干或材料會體現多個原理,這就要求考生在思考哲學原理的時候要注意全,在多版塊中尋找答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