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習大大訪美、訪英的一系列外事舉動帶動了中美、中英在經濟領域的進一步合作發展,同時隨著互聯網+在全球領域的共同發展和一系列的國際對話,讓“經濟全球化”這個并不新鮮的知識點又有了更深更廣的內涵。2016考研政治沖刺復習當前,這是一個必背的知識點,結合時政考主觀題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
經濟全球化是指在生產不斷發展、科技加速進步、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加深、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一國和地區的范圍而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一體化進程。
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包括:一是生產的全球化,在國際分工和跨國公司的基礎上,世界各國的生產活動日益聯系在一起;二是貿易的全球化,國際貿易迅速擴大,參與貿易的國家急劇增加;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國際債券市場、基金市場迅速擴大,金融市場高度一體化;四是企業經營的全球化,跨國公司成為世界經濟的主體。
二、經濟全球化的動因
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二,跨國公司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三,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為國際資本的流動、國際貿易的擴大提供了適宜的體制環境和政策條件。
三、經濟全球化的后果
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是生產社會化不斷提高的過程,發達國家是主要受益者,對發展中國家也有積極影響:可以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增強經濟競爭力;可以通過吸引外資、擴大就業,成分發揮勞動力資源優勢;可以利用不斷擴大的國際市場解決產品銷售問題,帶動本國經濟發展;可以借助投資自由化和比較優勢組建大型跨國公司,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
另一方面,也存在著消極后果:一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擴大;二是在經濟增長中忽視社會進步,環境惡化與經濟全球化有可能同時發生;三是各國特別是相對落后國家原有的體制、政策體系、價值觀等都面臨著全球化的沖擊,出現不同的治理危機;四是各國的產業結構變成一個全球行為,在提高經濟競爭力的同時也存在著對別國形成依賴的危險。
考研政治離不開與時政的結合,沖刺當前,對于一些與時政相關的知識點應予以重點關注,理解記牢,為備戰主觀題多做準備。希望大家都能備考順利、考試成功,一馬當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