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公共管理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大連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專項資金支持建設的學校,是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重點共建的學校,2003年被中央確定為中管干部學校。2005年,大連理工大學獲得MPA學位授予權,同年成立大連理工大學MPA教育中心,2006年被遼寧省人事廳授予首批“遼寧省公務員培訓基地”,201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組織的全國第三批MPA教育評估中大連理工大學評估等級為A。
大連理工大學公共管理教育依托學校雄厚的學科群優勢,在文理滲透、優勢互補、求精務實、和諧發展辦學理念的指導下,整合經、管、文、法等多學科資源,相互依托、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和集成。MPA教育中心現有專、兼職教師149人,其中,政府或公共部門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實踐導師53人。截至2015年9月,大連理工大學MPA教育中心共計招收公共管理碩士(MPA)研究生1665名,考生報考數量和考試成績均在東北地區各高校中名列前茅,是東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MPA教育機構之一。
大連理工大學MPA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逐步形成了五大特色。
(1)搭建公共管理綜合案例教學平臺。在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共建共享中心的基礎上,我校自主開發MPA課程案例,搭建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學平臺,為MPA教學提供較為完整的解決方案、操作支持和資源服務。
(2)創建公共管理綜合實驗教學平臺。依托大連理工大學國家級文科綜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公共管理綜合實驗室、電子政務實驗室、模擬法庭、虛擬演播室等,為MPA研究生提供優越的實驗教學條件。
(3)建立三界聯動的實踐教學基地。從政府部門邀請有經驗、有業績的實踐管理者作為MPA的實踐導師,成立了“MPA實踐導師教研室”,搭建“學界、政界、業界”聯動的教育培養平臺,培養MPA研究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創新應用型導向的公共管理論文管理模式。通過創新論文全過程質量管理模式,使MPA論文研究的規范性和應用價值不斷提高。近三年,先后多篇論文獲得全國優秀MPA學位論文、遼寧省公共管理碩士優秀學位論文;32名MPA研究生獲得遼寧省政府獎學金,畢業生社會聲譽不斷攀。
(5)打造區域服務的公務員培訓基地。作為遼寧省首批公務員培訓基地,通過立足遼寧、面向新疆的社會服務,致力于培養公共管理精英人才,塑造了大連理工大學的MPA教育品牌
大連理工大學MPA教育以“造就卓越領導者,培養優秀公務員,全面提升學員價值”為教學宗旨,堅持質量為中心,突出特色,能力培養為主的辦學原則,為政府部門及其他公共機構培養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一、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從畢業后到2016年9月1日,下同)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4.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二、招生人數
計劃160人,實際招生人數以當年最終下達的招生計劃為準。
三、報名
報名采取網上報名和現場信息確認相結合的方式?忌蛇x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
1.網上報名
時間:2015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學校代碼:10141
專業學位類別碼:125200
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并在考生提交報名信息三天內反饋校驗結果?忌呻S時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在現場確認時將認證報告交報考點核驗。凡不按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網上報名有關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詳見《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已在教育部官網www.moe.edu.cn公開)及“研招網”報考須知。建議廣大考生合理安排報名時間,避開報名高峰,避免網絡擁堵。
2.現場確認
①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根據本地區報考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請考生及時關注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發布的公告,在規定時間內到指定地方現場核對并確認個人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
②地點:具體地點以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公布信息為準,也可隨時關注大連理工大學MPA教育中心網站mpa.dlut.eud.cn,查詢相關信息。
③現場確認程序:
●考生到報考點指定的地方進行現場確認
●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校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在現場確認時應提供學歷(學籍)認證報告。考生要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考生應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四、考試
MPA入學考試分為初試和復試兩部分。
1.初試
初試科目名稱及代碼:外國語、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199)。外國語考試可選語種:英語二(204)、日語(203)、俄語(202)。
外國語考試滿分100分,不測試聽力。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考試滿分200分?荚嚂r間均為3小時。
初試考試時間:2015年12月26日上午8:30-11:30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2015年12月26日下午14:00-17:00外國語
考試地點:以考生現場確認考點信息為準。
2015年12月14日-28日,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稖士甲C》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考生憑準考證和身份證參加考試。
2.復試
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我?勺灾鞔_定MPA入學考試復試分數線。初試成績達到復試分數線的考生可獲得復試資格。
復試時間:2016年3月(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考生總成績=初試成績+復試總成績。
五、錄取及調劑
1.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同時重視考生職業經驗、工作業績和綜合素質,通過復試綜合評估考生的學習能力、綜合素質和發展潛質,按初試和復試總成績由高到低統一排序后,根據招生計劃擇優錄取。
2.未被我校錄取的考生可申請其他院校的調劑。
3.我校不接受第二志愿調劑考生。
根據《大連理工大學教職工在職培訓暫行規定-大工辦發[2010]78號》文件,本校教職工報考MPA專業學位碩士學費自理。
六、學制與學習方式
學制:2.5年,學習方式:在職學習。
七、專業方向
目前我校MPA開設的專業方向有:
★城市政府管理:本研究方向綜合運用管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的學科體系,以公共組織的整合力與回應力為目的,以公共利益為核心,通過定性與定量研究、理論與實證結合,研究城市政府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活動和規律。具體包括城市行政體制改革為主的政府治理結構創新、政府職能轉變與領導戰略、政府組織管理模式比較、行政管理機制改革等。
★公共政策:本研究方向是政策科學、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法學、系統分析及運籌學等學科相互交叉形成的領域。主要研究公共政策系統和運行過程的一般規律、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技術與方法、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公共政策的制定、執行和評估等。
★公共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管理:本研究方向以人力資源管理與社會保障的基礎理論、技術和研究方法為基礎,著重對公共部門(政府)和其他非營利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問題進行深入探索。研究公務員培訓、績效考核以及勝任力等人事行政管理的評估指標與對策。在中國二元結構背景下,研究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和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對城鄉經濟發展、生產、分配、消費、投資等方面的作用和影響,探索二元社會保障體系的特點、方式和運作規律,研究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和多元化社會保障制度,為政府部門提供理論參考。
★非營利組織管理:本研究方向針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后被剝離出來的事業單位、非營利組織、社會中介組織、社會團體開展研究。主要運用公共科技、教育和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研究高等教育制度與政策、現代大學發展與管理、教育與經濟、科技管理與創新管理、科技發展戰略、科學學與科學計量、非政府組織與和諧文化建設、非政府組織與社會經濟的影響以及女性非政府組織團體的發展等。
★行政法治:本研究方向是管理學、法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學科交叉形成領域。主要研究我國在公共管理各個領域的法治建設中的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范圍涉及行政司法、行政執法、行政監察、行政裁決和調解等領域。
八、學費
60000元/人
九、考核、論文答辯與畢業
根據教育部對公共管理碩士研究生的有關規定,MPA研究生修完全部課程且成績合格,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查后,由大連理工大學向學生頒發國家印制的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國務院學位辦監制的碩士學位證書。
十、聯系方式
咨詢電話:0411-84708803、84708384、84707951(Fax)
聯系地點:大連理工大學MPA教育中心(大連理工大學東門文科樓411室)
網址:http://mpa.dlut.edu.cn
微信公眾號:dlutmpa
電子信箱:dlutmpa@dlut.edu.cn
通信地址:遼寧大連甘井子區凌工路2號東門文科樓411室
郵政編碼:116024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