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黨的十八大將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寫入黨章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日益成為社會主義建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2016考研政治新大綱又將生態文明一節加入新內容,從生態文明理念轉變到強化生態文明基本國策再到現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一步步深入對生態文明的認識。下面老師帶領大家分析一下2016考研政治新大綱增加的生態文明內容。
一、材料節選
生態文明將極大地超越和揚棄現有的發展方式和發展模式,塑造全新的發展觀和政績觀,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和核心價值觀,引領和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一是思想觀。作為發展中大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為誰發展、怎樣發展,以什么樣的自然觀來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是重大的指導思想問題。生態文明是我們黨探尋新的發展路徑,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最新理念,集中體現了我們黨長期執政的強烈責任擔當,深刻反映了我們黨以人為本、增進民生福祉的偉大情懷,全面展示了我們黨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二是實踐觀。統籌好發展與保護關系,應以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為基本路徑,把節約環保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實現兩者的內在統一、相互促進和協調共進。用制度落實責任,通過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構建與權力相匹配的責任擔當或問責制度,落實黨委政府保護生態環境責任。
三是系統觀。要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陸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維護生態平衡。
四是全球觀。我國是可持續發展理念與行動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實踐者,為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作出重大貢獻,已經實現或基本實現消除貧困與饑餓、普及初等教育、荒漠化治理等13項目標指標,樹立了負責任大國形象,生態文明建設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和廣泛認同,并成為引領未來全球發展的理念和行動。
……
隨著污染治理進程的加快推進,我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也在深化,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可以共贏。發展與保護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兩者既矛盾又統一。如果經濟發展一味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這是吃祖宗的飯、欠子孫的債,不算本事、難以持續;也不能環保上去了、經濟下來了,只強調環保不顧及發展,這同樣不算本事。加強環境治理,利用環境保護來優化經濟發展、推進經濟轉型,可以實現發展和保護的協調共贏。
二是轉變政績觀、切實落實地方政府環境責任。地方政府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這是法定責任,也是政府職責所在。正確的政績觀必須把環境質量改善作為重要方面,發展的目的不能只唯GDP,而要更多地關注民生。環境質量就是造福人民群眾。(來源:《人民日報》2015年10月10日07版)
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知識點解讀材料
生態文明將極大地超越和揚棄現有的發展方式和發展模式,塑造全新的發展觀和政績觀,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和核心價值觀,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實踐觀、系統觀、全球觀等,歸納起來就是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革命性變革。實現這樣的根本變革,必須依靠制度和法治。對此,習近平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制度體系,用制度保障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第一,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最重要的是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可以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共贏。
第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生態紅線就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這個紅線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將危及生態安全、人民生產生活和國家可持續發展。要讓生態紅線的觀念廣為人知、根深蒂固。“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資源環境是公共產品,對其造成損害和破壞必須追究責任。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導致嚴重后果的領導干部,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終身追究。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轉變政績觀、切實落實地方政府環境責任”政治是這一制度的體現。
第三,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順應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我國涉及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也要不斷與時俱進。要加快“立改廢”進程,盡快完善生態環境、土地、礦產、森林、草原等方面保護和管理的法律制度,要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建立和完善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獨立進行環境監管和執法,提高執法工作的權威性。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依法追究責任。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中國將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從而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
生態文明建設是2016考研政治的熱點問題,其知識點也不斷擴充更新,同學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將書中有關生態文明知識點熟記于心,這樣就可以做到以不變應萬變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