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針對性
不久前的一則新聞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即將到來的2011年,我省高校畢業生將達44.6萬人,普通中專畢業生將有20萬人,大中專畢業生合計64萬余人,人數創歷史新高。
“64萬畢業生往哪里去?”這個問題引起了有關部門尤其是眾多家長、學子的隱憂。
“大學生就業,目前已是熱點中的焦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辦公室主任李甄坦言。
據李甄介紹,政府部門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活動,已逐步從年度式、“趕會式”的大轟大嗡,轉變為更頻繁、更常態、針對性更強的系列活動:
“崗位拓展計劃”拓寬了就業空間。讓有條件的企業享受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扶持,以此鼓勵各類中小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今年前8個月,累計為428家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發放此類貸款6.9億元,使畢業生到各類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就業的比例達到70%以上。今年,省教育廳還牽頭選聘1萬名畢業生參加“農村義務教育特設崗位計劃”,衛生系統選派2340名高校畢業生充實基層醫療衛生崗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也開發了1萬個公益性工作崗位安置就業。預征入伍也成為安置畢業生的一個重要渠道。2009年以來,我省共預征3.8萬名高校畢業生,正式參軍的1.1萬名。
“就業援助計劃”強化了就業服務。2006年至2009年,我省培訓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教師2382名。今年6月5日至10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聯合開展的職業指導進校園活動,邀請專家為駐鄭的46所高校舉辦6場專場報告會,7000余名畢業生到場聆聽。建立大學生就業網絡聯盟,計有7.6萬名畢業生通過網絡求職成功。
“創業引領計劃”自2009年實施以來,全省為高校畢業生發放小額貸款1.87億元,幫助4484名高校畢業生成功創業。通過實行服務創業“零收費”等優惠政策,今年前8個月,共幫助1.97萬名畢業生實現自主創業。
李甄說,通過上述舉措,截至10月底,全省40.1萬名高校畢業生中,33.36萬人實現就業,就業率達83.2%,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難點在哪里
2011年考研報名確認日前結束,全國報名考生突破150萬人,競爭北京地區碩士研究生的全國考生突破26萬。考研人數創歷史新高,使人們再度感受到就業的沉重壓力。
省就業促進辦公室提供的數據表明,截至9月1日,目前我省有近20萬名應屆和往屆畢業生尚未找到合適的崗位。在就業崗位中,智力密集型崗位偏少。
2010年6月,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組成聯合調查組,先后赴鄭州、平頂山等地實地調研,并查閱了70多所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資料,發現妨礙就業的突出問題有:
就業政策被“棚架”。由于個別部門和基層單位不夠重視,使一些就業政策不能落實到位:參加服務基層項目學生的助學貸款代償、基層周轉編制、生活補助等政策尚未真正落實,到基層服務期滿后考研究生加分、考公務員優先錄取等政策覆蓋范圍窄、程序復雜、落實難,項目服務期滿后二次擇業的出口不夠通暢。在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方面,高校創業資金落實難,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區缺乏政策和資金支持。
就業服務的針對性不足。近年來各類招聘會雖多,但整體效果并不太好。背后的原因是,由于缺乏互相了解的前提,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無法進行必要的溝通,成功就業的比例不大。此外,畢業生就業的信息發布平臺急需整合。
畢業生就業穩定性差。由于總體供大于求,一些基層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只招用,不辦理相關手續,相關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障都不能落實到位,畢業生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個人發展空間受到限制。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畢業生及其家長鼓勵孩子到基層、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等單位就業的積極性,影響了國家引導畢業生去基層、非公有制企業就業政策的落實。另一方面,畢業生及家長不斷尋找“鐵飯碗”的行為,也造成了畢業生就業的流動性大、穩定性差。
明年怎么辦
如何應對明年洶涌的學生就業潮?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創舉足資借鑒。
鄭州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徐麗麗介紹說,經過多年努力,鄭大形成了以優質生源保人才質量,以人才質量促就業,以高層次的就業吸引優質生源的良性循環。近年來,通過對用人單位提供優質服務,吸引更多的用人單位招聘鄭大畢業生,幫助更多的畢業生不出校門就能完成就業,有近六成畢業生就是通過學校提供的信息實現就業的。
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張琳介紹說,該院以“行政圍繞教學轉,教學圍繞就業轉,就業圍繞市場轉”為辦學理念,今年暑期前,該院特地組織“職業生涯人物訪談”活動,要求在校生每人至少訪談一位在工作崗位上表現優秀的往屆畢業生,并寫出訪談記錄和訪談總結,以此提高學生的職業認知,成效顯著。
省高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訾新建在河南省2011年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啟動儀式上講話說,要從八個方面做好全省2011年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
一要加強畢業生就業政策完善與落實。二要不斷加強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三要不斷提高就業指導服務水平。四要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活動。要繼續把高校創業教育作為工作重點,深入實施“創業引領計劃”。五要積極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六要繼續做好畢業生入伍預征工作。七要建立和完善就業評價反饋體系。八要加大畢業生就業宣傳工作力度。
目前,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一方面在加快“萬企千場”大學生就業招聘活動進度,年底前力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另一方面準備從下述三個方面作出努力:強化就業服務,多形式、多渠道幫助高校畢業生盡快實現就業;加強引導,強化措施,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完善機制,加強督查,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落到實處。
省就業促進辦工作人員認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之所以成為重大社會問題,其根源不在于人多,主要在于產業結構不合理和制度環境的缺失。第三產業作為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領域拓展不夠,適合高校畢業生就業特點的社會組織培育和發展不夠等等。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構建長效機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