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網站今日刊登《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期評估之學生資助中期評估報告,報告顯示,資助力度在不同教育階段之間存在差異:研究生資助力度最大,普通高中、學前教育相對較小。
2010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關鍵是機會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綱要》就“健全國家資助政策體系”作出了全面部署,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納入重大教育改革發展項目,并提出“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工作目標。
關于政策實施效果,報告指出,資助學生規模大幅增長。2010年至2014年期間,全國累計資助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職教育、普通高中、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階段學生(幼兒)達4.1億人次(不包括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營養膳食補助項目),年均資助8201.26萬人次,較2009年增長25.8%。
各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比例(受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比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總數)存在差異:義務教育、高等教育、中職教育相對較高,普通高中和學前教育相對較低。
資助資金規模保持持續增長。2010-2014年期間,全國累計資助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職教育、普通高中、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階段學生(幼兒)金額達5564.43億元(不包括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營養膳食補助資金),其中2014年資助金額達到1421.28億元,較2009年增長104.82%,2009-2014年期間,年均增長率達到12.69%。
另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年度生均資助金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年度學業所需基本成本)在不同地域之間存在差異:東部地區資助力度相對較大,西部地區次之,中部地區較小。資助力度在不同教育階段之間存在差異:研究生資助力度最大,普通高中、學前教育相對較小。本專科教育階段資助力度在不同類型學校之間存在差異:公辦高校高于民辦高校,央屬高校高于地方高校。
報告顯示,國家資助政策社會效果明顯。國家資助政策幫助數千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完成學業,使得他們通過接受教育改變了個人和家庭命運;國家資助政策有力支持了教育事業發展,特別是在鞏固義務教育“普九”成果、增強中等職業教育吸引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資助政策有效引導大學生赴中西部地區基層就業,激勵和幫助高校學生投身國防建設。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全國受助學生中涌現出一大批包括全國勞模、道德楷模、大學生年度人物和優秀青少年在內的成長成才典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