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近日,《意見》全文公布。該意見是指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黨校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第一次明確把黨校姓黨作為黨校辦學的根本原則。《意見》對堅持黨校姓黨提出了四條具體要求,分別是堅定政治方向,堅持實事求是,堅持質量立校,堅持從嚴治校。
把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黨校主課
《意見》提出,要突出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主課地位。明確規定這兩類課,在中央黨校、省(自治區、直轄市)委黨校、市(地)委黨校教學安排中不低于總課時的70%;各級黨校每個主體班次都要設置專門的“黨性教育單元”,針對不同班次的學制長短,確保黨性教育課不低于總課時的20%等。
在強化黨性教育方面,要堅持先進典型示范教育與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結合、黨性分析與組織生活相結合,加強對違法違紀典型案例的剖析,推動黨員干部自覺打掃政治灰塵、凈化思想靈魂,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此外,《意見》提出要加強優勢學科和重點學科建設。重視學位點建設,加強學科帶頭人培養工作。學位研究生教育要堅持國家標準、辦出黨校特色。黨校學科建設和學科發展,納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建設。
積極推進新型智庫建設
《意見》指出,中央黨校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黨校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黨委和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及時向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反映重要思想理論動態、提出有價值的對策建議。建立和完善符合黨校智庫運行特點的經費管理使用機制,加強智庫成果在決策中的轉化應用。創新黨校學員參與決策咨詢機制。建立全國黨校系統智庫建設協作機制,確立決策咨詢模式和智庫成員管理模式,提高決策咨詢服務水平。加強黨校系統與行政學院系統、高等學校系統、科研院所系統的智庫交流與合作,構建協同創新的新模式新機制。
各級黨委負責人每年至少一次到校調研
《意見》指出,各級黨委要把辦好管好建好黨校作為履行黨建工作責任制的重要內容,把黨校工作納入黨委整體工作部署和黨的建設總體安排,每年至少專題研究一次黨校工作。各級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要經常過問黨校工作,每年至少一次到黨校調研指導或與學員座談。兼任黨校校長的黨委負責同志要認真履職盡責,做到時間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各級黨委要點名選調重要崗位干部和優秀干部到黨校培訓,防止和糾正一些領導骨干和業務骨干多年未參加培訓、部分干部多次重復培訓的現象,真正使黨校成為既培養人才又發現人才的重要渠道。支持和促進黨校人員外派掛職交流,為黨校教師掛職鍛煉、進行社會調查提供必要幫助。地方黨委黨校校長一般由同級黨委書記或副書記兼任。
各級黨委領導干部須每年進黨校講課
省、市、縣黨委領導班子成員每人每年至少到同級黨校講一次課。縣級以上黨委和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根據需要不定期到同級黨校講課。每年領導干部講課總課時,占各級黨校主體班次總課時的比例不低于20%。各級黨委要把領導干部到黨校講課作為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經常性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
加大黨校教師到基層掛職鍛煉力度
在師資和干部隊伍建設方面,《意見》提出,要注重從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中招錄青年教研人員,從高等學校和其他部門引進符合黨校教學要求的優秀人才。選聘政治素質過硬、理論水平較高、善于課堂講授的黨政軍領導干部、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選聘先進典型人物、知名專家學者,擔任黨校兼職教師。
《意見》強調,要加大黨校教師到黨政機關或基層掛職鍛煉力度,實行蹲點調研制度,組織黨校教研人員到基層一線深入了解實際,加深對國情黨情的認識,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專職教研崗位在全校崗位總量中的比例。
此外,推進黨校組織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形成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機制。探索建立符合干部教育培訓特點的師資準入和退出機制、師資考核評價體系、職稱評定和崗位聘任辦法,推行教師競爭競聘上崗,探索建立崗位等級、工作業績與薪酬福利掛鉤機制。切實保障黨校教師工資待遇,增強黨校教師崗位的吸引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