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我讀了研究生,也未必能找到同樣的工作了。”昨日,已經在深圳某法院工作的杜月(化名)接受記者采訪時,對于自己放棄到武漢某重點高校讀研究生的選擇十分坦然。今年上半年,在拿到研究生的錄取通知之前,杜月考上了公務員,放棄了研究生的學習機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武漢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棄學人數已有近百名。與之相對應的是,今年的研究生報名依然火熱,我省超過10萬人報考碩士研究生,比去年增加近萬人。記者調查發現,就業難、學不到真才實學、文憑含金量“縮水”等是主因。
近百名研究生棄學
“現在本科生不好找工作,當初考研就是為了將來能找份好工作,有好的機會當然不能放棄。”已經在法院工作半年時間的杜月說,她本科時就與學長們有過交流,一些研究生在讀研階段普遍感到迷茫,很少能真正靜下心來做學問。
與杜月抱有相同想法的人顯然不在少數。截至11月2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0年新錄取的2000多名研究生中,38人未入學報到,其中包括一名財政學專業博士生。無獨有偶,根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之前公布的數據,該校今年錄取了1700余名研究生新生。開學1個月后,有29人未辦理入學手續,其中包括4名博士生。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該校實施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取消自費與公費,全面實行獎學金制。放棄入學的同學大多是調劑生或專業學位研究生,無法享受獎學金(按照學校規定,調劑和專業學位研究生第一學年不享受獎學金)。有些同學因未獲得理想獎學金,轉而選擇就業。不過,在放棄入學的研究生中,也有7個是享受一等獎學金等級的同學。校方解釋,未報到的研究生多半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地大政法學院的一位老師也表示,學院3名未報到的研究生中,有2人已就業,另外1人在考公務員。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武漢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棄學人數已有近百名。
找到好工作就棄學
與研究生棄學相對立的是,在半個月前結束的我省201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中,全省報考碩士研究生人數為103692人,比2010年增加9252人。
為什么一邊是“報考熱”,而另一邊是“報到冷”?“當理想遭遇現實時,你只能選其一。”杜月認為,很多人棄學都是基于綜合權衡后的結果,“一方面想通過讀研以找到好工作,一方面又覺得現在研究生太多,受重視程度不如以前。如果找到了好工作,或者有了出國機會,很容易就放棄繼續讀研。”
此外,“現在很多人把讀研究生當成了逃避就業壓力的方式,僅僅是為了獲得更好的職業。”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周運清表示,這樣的考研動機顯然值得推敲,但不能簡單地給研究生棄學下個正確或錯誤的判斷,關鍵是要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來看待研究生這一階段的學習。比如研究生階段認識的同學也可能成為一種資源,讀完研究生,個人發展的平臺可能就不一樣了,這是更高層次的發展,也是一種解決就業問題的長遠眼光。
棄學與學術環境有關
除了就業的原因,杜月認為,讓“準研究生”們輕易放棄的另一個原因是現行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和學術環境存在問題,很多研究生都是在給導師“打小工”。2005年,清華大學博士生王垠就曾向清華大學寫下了近萬字的退學申請。退學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不認同學校的博士生培養模式,二是不愿充當導師掙錢的工具。本報記者劉丹
建議:要慎重考慮 勿盲目跟風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別敦榮教授:由于目前各高校不存在補錄機制,新生棄學,意味著求學機會被白白浪費。讀研還是就業是人生道路的一次重要選擇,考生在報考研究生之前,最好慎重考慮自己的追求和人生規劃,不要盲目跟風。
他建議擴大學校的招生自主權,學校就有更多的權力來選擇愿意讀研、適合讀研的學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