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圖2014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錄考試教材 公共基礎知識(一)暢銷書熱銷中! 贈:獨..

    • 所屬分類:
      事業單位招..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9787516111246
    • 出版日期:
    • 原價:
      ¥58.00元
      現價:¥0.00元
    • 本書信息由合作網站提供,請前往以下網站購買:

      京東商城

       

      當當網

    圖書簡介

    品牌:華圖教育
    詳情

    華圖2014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錄考試教材 公共基礎知識(一)


    圖書簡介
    書名 華圖2014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錄考試教材 公共基礎知識(一)
    作者 華圖教育
    出版社 紅旗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11
    ISBN 9787516111246
    市場價 58
    重量 0.7KG
    新舊程度 全新正版

     

    本書特色

    根據《2013年安徽省省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統一考試(筆試)考試大綱》可知,應聘管理崗位的人員考《公共基礎知識(一)》,其主要內容包括:常識(40分)、判斷推理(20分)、言語理解與表達(20分)、寫作(40分),其中常識部分包括政治、經濟、法律、人文、管理、國情省情等。華圖教育一直把"以教育推動社會進步"作為自己的使命,為了幫助考生更快地增加相關知識儲備,順利通過考試,特組織一批資深專家、學者在總結近幾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命題規律的基礎上,適時推出了《公共基礎知識(一)》。本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內容完整,知識覆蓋全面。本教材內容涵蓋了常識、判斷推理、言語理解與表達和寫作四個部分,全面覆蓋了安徽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管理崗)的考點內容,做到了"知識覆蓋全面"的編寫要求,幫助考生輕松擊破復習盲點。
    第二,講練結合,設計科學實用。本教材以科學、實用為設計理念,在每章中設置了"高頻考點集錦""考點串講"以及"真題鏈接"三個模塊,全方位擴充考生知識儲備。另外,本教材還配有華圖原創題庫,考生可以通過練習及時復習鞏固已有知識并檢查自己對考點內容的掌握情況。
    第三,緊貼熱點,及時更新考情。本教材緊跟命題變化,及時更新內容,涵蓋了最新真題考點、安徽省"十二五"規劃、最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等內容,緊扣時代脈博,具有較強的前瞻性。

    本書目錄

    目錄目錄

    第一部分常識
    命題分析與備考綜述1
    第一章政治常識2
    高頻考點集錦2
    考點串講2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2
    第二節毛澤東思想11
    第三節*理論19
    第四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5
    第五節科學發展觀28
    第六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31
    真題鏈接34
    第二章經濟常識36
    高頻考點集錦36
    考點串講36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36
    第二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3
    真題鏈接47
    第三章法律常識49
    高頻考點集錦49
    考點串講49
    第一節法學基礎理論49
    第二節憲法51
    第三節行政法54
    第四節民法57
    第五節刑法65
    第六節商法和經濟法67
    第七節刑事訴訟法73
    第八節民事訴訟法76
    真題鏈接78
    第四章人文常識80
    高頻考點集錦80
    考點串講80
    第一節歷史常識80
    第二節文學常識90
    真題鏈接94
    第五章管理常識96
    高頻考點集錦96
    考點串講96
    第一節公共管理導論96
    第二節公共政策與公共服務97
    第三節政府職能99
    真題鏈接102
    第六章國情省情104
    第一節我國基本國情104
    第二節安徽基本省情107
    第三節安徽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摘要)109
    真題鏈接117
    華圖原創題庫119
    第二部分判斷推理
    命題分析與備考綜述122
    第一章邏輯判斷123
    高頻考點集錦123
    考點串講123
    第二章定義判斷137
    高頻考點集錦137
    考點串講137
    第三章類比推理141
    高頻考點集錦141
    考點串講141
    華圖原創題庫149
    第三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命題分析與備考綜述156
    第一章語句表達157
    第一節病句辨析158
    第二節歧義句辨析164
    第二章閱讀理解167
    第一節主旨概括題167
    第二節意圖推斷題171
    第三節細節判斷題173
    第四節詞句理解題176
    第五節銜接排序題179
    第六節標題填入題181
    第七節篇章閱讀題182
    華圖原創題庫192
    第四部分寫作
    命題分析與備考綜述200
    第一章給材料作文寫作203
    第一節給材料寫作概述203
    第二節審題立意205
    第三節標題擬定211
    第四節謀篇布局213
    第五節語言運用216
    第二章常用公文寫作218
    第一節決定218
    第二節意見220
    第三節通知223
    第四節通報225
    第五節通告226
    第六節報告228
    第七節請示230
    第八節批復232
    第九節函233
    第十節紀要235
    第三章事務文書寫作238
    第一節會議記錄238
    第二節簡報240
    第三節計劃242
    第四節總結245
    第五節述職報告248
    第六節調查報告250
    第七節規章制度253
    第八節賀詞254
    第九節感謝信255
    第十節慰問信256
    第十一節摘要257
    華圖原創題庫259
    附錄
    附錄一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266
    附錄二黨政機關公文格式271
    附錄三公文新文件解讀283

    .......................................更多內容請見本書..............................................

    內容節選



    第一部分常識第一部分常識
    第一部分常識
    第一部分常識
    命題分析與備考綜述
    一、命題分析

    根據《2013年安徽省省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統一考試(筆試)考試大綱》可知,《公共基礎知識(一)》(管理崗位)對常識部分的考查權重40分,題型全部為客觀題。
    《2013年安徽省省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統一考試(筆試)考試大綱》中對常識部分具體測試的內容有如下規定:"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知識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二、備考綜述
    常識部分內容豐富、龐雜,是事業單位錄用考試的重要內容。
    政治常識部分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毛澤東思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知識點相當廣泛,在考試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考試題目以知識記憶型題目為主,考生應多對相關知識加以理解、掌握。在復習中考生除應注意知識的聯系性,學會變通之外,還要在平時就對時事政治多加關注。
    經濟常識部分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等內容,難度較大,考生應重點把握價值、相對剩余價值、資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宏觀調控、公有制等關鍵性的經濟概念。
    法律常識部分也是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考試的重點內容。從其考查要求來看,這一部分趨向于對考生綜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考生不僅要準確記憶各部法律的相關法條,還要做到深刻理解和熟練運用。
    管理常識部分也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要求考生更多地理解其內容,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基本職業素質。考生一定要注意對此部分的復習。
    人文常識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識面與知識積累能力,其內容相對簡單,考生在平時的復習中注重對相關知識的積累即可。
    國情省情部分所占比重通常較小,且內容為直接記憶的知識,對于考生來說比較簡單。考生在平時的復習中應注意這些知識的積累,并且應該對本省的時事新聞加以適當的關注。第一章政治常識
    第一章政治常識
    高頻考點集錦
    1. 辯證的唯物論;
    2. 唯物辯證法;
    3. 認識論;
    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5. 科學發展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6. 時政熱點。
    考點串講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一、辯證的唯物論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哲學和哲學形態的歷史發展
    (1)什么是哲學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的世界觀。
    世界觀是人們對于包括自然界、社會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內的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只有經過思想家自覺研究、系統闡發和邏輯論證的世界觀,才能稱之為哲學。哲學不同于一般的世界觀,它是系統化和理論化了的世界觀。
    (2)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又可表述為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維或物質與意識何為世界本原、誰是第一性的問題。這個問題屬于本體論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是物質和意識有無同一性,即人們的思維能否認識現實世界,思維能不能正確地反映存在的問題,即認識論問題。
    (3)世界的存在狀態
    在本原問題上解決的是世界"是什么"的問題,那么世界是"怎么樣"的呢?也就是說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發展變化的還是靜止不動的,世界萬物為什么會發展變化?對于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之間的對立。這屬于方法論問題。辯證法是指聯系地、發展地和全面地考察事物的觀點與方法。它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普遍聯系、辯證發展的,而聯系和發展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形而上學是與辯證法根本對立的一種發展觀,是指孤立地、靜止地和片面地考察事物的觀點和方法。它認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靜止不變的,如果說有變化也只是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其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外力的推動。
    (4)辯證法的發展
    辯證法在歷史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①古代的自發辯證法。如古希臘辯證法思想杰出代表赫拉克利特認為,"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一切皆流,無物常住"。②近代的唯心辯證法。黑格爾認為,"事物因矛盾而存在,因矛盾而發展","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③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這是辯證法發展的最高階段,是馬克思在繼承了黑格爾思想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思想的基本內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代密切聯系,它是與時俱進的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過程是在中華民族面臨民族獨立和繁榮富強的背景下產生的。毛澤東哲學思想和*哲學理論,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
    (二)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1.物質
    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能夠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
    2.運動
    (1)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運動是表示世界的一般變化和一般過程的哲學范疇。唯物辯證法認為,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包括以下兩層含義:
    第一,物質是運動著的物質,沒有不運動的物質。
    第二,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2)事物的相互聯系構成運動和變化
    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因在于事物的相互聯系。相互聯系既包括事物的內部聯系,也包括事物的外部聯系。
    對客觀事物來說,聯系和運動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沒有聯系就沒有運動。另一方面,離開事物的運動,也不能理解事物的聯系。
    (3)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
    所謂靜止,是標志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范圍內處于暫時穩定和平衡狀態的哲學范疇。
    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關系是辯證的,是對立的統一。
    就整個物質世界來說,沒有不運動的物質,任何物質都處于永無止境的運動之中,因而運動是無條件的、永恒的和絕對的;就物質的具體存在形態來說,它又有靜止的一面,每種物質形態都有自己確定的性質、結構和功能,都保持著自己質的規定性,因而都有相對穩定的一面。
    在相對靜止中有絕對運動的一面;處于絕對運動中的事物都有相對靜止的一面。就是說,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是相互貫通、相互滲透的。在絕對運動中包含有相對靜止,在相對靜止中又有著絕對運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這是物質運動兩方面的屬性,它們在物質運動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堅持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辯證統一,要反對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形而上學不變論,一種是相對主義詭辯論。
    3.時間和空間
    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
    時間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和順序性。
    空間就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廣延性或伸張性,是指物體的位置、規模和體積。
    時間和空間與物質運動是不可分離的。
    時間和空間作為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決定了它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辯證統一。
    (三)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
    1.意識的起源
    意識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類特有的生產勞動是意識產生和發展的決定力量,而生產勞動一開始就是集體、社會的勞動。
    2.意識的本質
    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基礎,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產物。
    3.意識的結構和作用
    (1)意識的結構
    意識的結構,就是"意識到的對象"與"意識著的主體"之間的特定關系。
    (2)意識的能動作用
    意識的能動性,是指人們在實踐基礎上的能動地認識世界和能動地改造世界的能力與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要表現為:
    一是意識活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這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根本特征之一。
    二是意識活動是一個能動創造性過程。意識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由感性認識能動地上升到理性認識,從現象逐步深入到本質和規律。意識不僅能夠"復制"當前的對象,而且還能夠追溯過去,預測未來。意識的能動性不僅在于能動地反映現實,更重要的在于能動地指導實踐,并通過實踐轉化為現實。
    三是意識對人體生理機能活動的控制。
    二、唯物辯證法
    (一)唯物辯證法是關于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科學
    唯物辯證法就是關于聯系和發展的科學,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它的總特征。
    1.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系
    普遍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第一個總特征。
    (1)聯系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聯系是指事物、現象、過程之間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關系。聯系是事物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是物質運動發展的根本原因。
    聯系的客觀性是指,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聯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過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
    (2)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在相互聯系中把握事物,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堅持聯系的普遍性,在事物的全面聯系中把握事物。
    ②堅持用普遍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必須擯除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不僅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獲得真理的科學方法。
    2.物質世界的永恒發展
    (1)發展的含義
    發展是標志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整體趨勢和方向性的哲學范疇,是物質運動中前進的變化和進化的趨勢。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發展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新舊事物的根本區別在于,它們是否同客觀規律、同發展的必然趨勢相符合。舊事物向新事物的發展過程,也就是事物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
    新事物之所以能夠戰勝舊事物,是由新舊事物的本質特點和事物發展的辯證本性所決定的。
    首先,新事物的出現,是在舊事物內部孕育成熟的。新事物對于舊事物來說,是促使它滅亡的因素,同時又是它賴以存在的因素。
    其次,新事物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出來,否定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和腐朽的東西,吸取、繼承并發展了舊事物中積極的因素,同舊事物相比內容上比較豐富,也就比較高級和復雜,因而它就比舊事物優越,體現著事物的發展趨勢,代表著發展的未來,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3)事物聯系和發展的規律性
    規律就是事物發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和穩定的聯系。
    規律的客觀性是指,規律是客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既不能創造規律也不能消滅規律,不管人們是否認識到它,也不管人們的主觀愿望如何,它都客觀地存在著并發生作用。人們只能認識規律、利用規律,而不能制造規律、消滅規律。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辯證的統一,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遵循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而要認識客觀規律和按客觀規律辦事,就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存并相互轉化。
    一方面,主觀能動性依賴于客觀規律性。另一方面,規律是客觀的,但是,它并不排斥和否定人的主觀能動性,因為客觀規律可以被人們認識、利用。
    (二)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規律,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對立統一規律就是事物矛盾運動的規律。對立統一規律也叫矛盾規律,這個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闡明了事物發展過程的實際內容。
    1.矛盾及其基本屬性
    所謂矛盾,是指反映事物之間及其內部要素之間對立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
    (1)矛盾的基本屬性
    對立和統一是矛盾的兩個根本屬性,矛盾的對立屬性稱作斗爭性,矛盾的統一屬性稱作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斗爭性及其相互關系,是對立統一規律的基本內容。
    (2)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矛盾雙方既同一又斗爭,由此推動事物不斷發展。
    (3)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
    內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據,稱為事物發展的內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稱為事物發展的外因。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內部都存在著矛盾,這是事物自我運動的源泉;同時也承認外部矛盾在事物變化、發展中的作用。
    毛澤東同志說:"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即事事有矛盾;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時時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側面各有其特點。矛盾的特殊性,構成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或根據。
    (3)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和意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它們之間既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系,并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
    具體地說,包括三層含義: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依賴、互相聯結。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原理,是矛盾學說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辯證法的關鍵。
    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的原理,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重要哲學基礎,也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理論依據。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原理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認識方法與工作方法。
    (4)矛盾分析方法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堅持對立統一規律,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主要應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
    第二,在對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對立。
    第三,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工作方法。
    第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質量互變規律
    1.量變和質變的含義
    量變就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場所的變更以及事物內部各個組成部分在空間排列組合上的變化。
    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一事物變為他事物。
    2.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
    量變和質變的關系是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
    第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第二,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第三,質變引起新的量變,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
    第四,量變和質變相互滲透,量變過程中有部分質變,質變過程中又有量的擴張。
    3.質量互變規律的方法論意義
    (1)質量互變原理揭示了事物發展是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統一。
    (2)漸進與變革相結合的原則。
    (四)否定之否定規律
    唯物辯證法的第三條基本規律是否定之否定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全過程和總趨勢,是唯物辯證法基本規律的綜合體現。
    1.肯定和否定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所謂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所謂否定是事物自身趨向滅亡并轉化為他物的方面,即破壞現存事物使它轉化為他物的方面。
    唯物辯證法的科學否定觀即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和推動力量,是唯物辯證法的批判的革命的實質之所在。
    2.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發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在更高階段上達到原來出發點的辯證過程,從表現形式上看,則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辯證統一。
    否定之否定規律對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1)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對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學分析的態度。
    (2)辯證的否定觀是觀察和分析一切問題的方法論原則。它要求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
    (3)把握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正確對待前進與曲折。
    (五)世界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1.原因和結果
    引起某種現象的現象就是原因,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現象就是結果。世界上的任何現象都有產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結果。
    因果聯系往往具有時間上的順序性,即原因在前。但是,并不是所有前后相繼的現象都是因果聯系,也就是說,"在此之后"并不等于"因此之故"。
    事物的因果聯系是普遍的。
    事物的因果聯系是客觀的。
    原因和結果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2.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觀事物在聯系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必然性是由事物的內部矛盾所決定的本質的聯系。
    偶然性是指客觀事物發展過程中并非確定發生的。偶然性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所決定的非本質的聯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和滅亡的不同趨勢的一對范疇。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3.可能性和現實性
    現實性是包含內在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事物和現象的實際存在性,具有現在正在存在的性質。現實性的特點:具有現在正在存在的性質;具有必然性。
    可能性和現實性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4.內容和形式
    內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內在要素與它們的外部表現形態之間關系的一對范疇。
    內容是指構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種內在矛盾以及由這些矛盾所決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運動過程、發展趨勢等的總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礎。
    形式是指把內容諸要素統一起來的結構和表現內容的方式。
    內容和形式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5.現象與本質
    現象和本質揭示的是事物外在表現和內在實質之間的關系。
    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現。
    本質是事物的內部聯系,是由事物內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決定事物根本性質的內在根據。
    現象與本質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二者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
    三、認識論
    (一)認識的基礎、本質和結構
    1.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1)唯物主義反映論和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不僅在世界觀上是根本對立的,而且在認識論上也是根本對立的。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反映論,反映論就是指把人的認識看成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客觀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是先驗論。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主觀自生的。
    (2)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對立
    在認識論上,存在著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根本對立。這是由于對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不同回答而產生的。
    辯證唯物主義的可知論是科學的認識論。它不僅同不可知論是根本對立的,而且同唯心主義的可知論根本不同,也同舊唯物主義的可知論有本質的區別。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強調實踐的重要作用。
    (3)堅持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反對直觀被動的反映論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都堅持唯物主義反映論和可知論,但它們有原則的區別。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把科學的實踐觀引入認識論,并作為全部認識論的基礎。
    其次,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把辯證法應用于反映論,揭示出認識是一個矛盾的辯證發展過程。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的含義
    實踐是人類有目的地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物質活動。所以,實踐既是屬人的活動,又是物質性活動,前者體現了主體性原則,后者體現了客觀性原則。
    (2)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實踐是整個人類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3.認識的結構和本質
    人的認識活動包括三個基本要素,即認識主體、認識客體、認識工具。
    認識的主體,是指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并從事認識活動的人。
    認識的客體,是指主體認識活動所指向的事物。
    認識的工具,是指把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聯系和溝通起來的中介系統。
    認識的本質,即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更多內容請見本書...............................................


    目錄

    同類熱銷圖書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價格 購買
    華圖版2013福建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華圖教育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66.00

    ¥39.60
    詳情
    2012-2013江蘇省(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 公共基礎知識(綜.. 江蘇省人事.. 江蘇人民出版社

    ¥58.00

    ¥37.70
    詳情
    2013中公版綜合基礎知識-浙江事業單位考試(附贈最新時事.. 李永新 主.. 人民日報出版社

    ¥50.00

    ¥34.50
    詳情
    2012-2013江蘇省(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 公共基礎知識(綜.. 江蘇省人事.. 江蘇人民出版社

    ¥23.00

    ¥15.00
    詳情
    中公版2013四川事業單位考試-綜合知識(贈價值150元圖書增.. 李永新 主..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

    ¥48.00

    ¥29.30
    詳情
    中公版2012福建事業單位考試-歷年真題 全真模擬預測試卷綜.. 李永新 主.. 人民日報出版社

    ¥32.00

    ¥20.80
    詳情
    華圖版2013四川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伍景玉 編.. 成都時代出版社

    ¥32.00

    ¥19.90
    詳情
    山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 華圖教育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58.00

    ¥37.70
    詳情
    中公版2013山西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李永新 主.. 人民日報出版社

    ¥60.00

    ¥36.60
    詳情
    2013中公版歷年真題+全真模擬預測試卷綜合基礎知識-浙江事.. 李永新 主.. 人民日報出版社

    ¥30.00

    ¥20.70
    詳情
    中公版2012 10天快速突破全真題庫公共基礎知識-事業單位快.. 李永新 主.. 人民日報出版社

    ¥30.00

    ¥15.00
    詳情
    2013最新版 綜合基礎知識(公共基礎知識)事業單位公開招.. 宏章教育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

    ¥50.00

    ¥24.40
    詳情
    公共基礎知識考點分析與專項訓練題庫(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 王甫銀 主..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68.00

    ¥51.40
    詳情
    2013年四川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教材:歷年真題匯編及模擬考.. 四川大學出版社

    ¥38.00

    ¥28.50
    詳情
    華圖版2013江蘇省事業單位招考:歷年真題及專家命題預測試.. 伍景玉 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38.00

    ¥24.70
    詳情
    宏章出版.2013福建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深度輔.. 北京宏章教..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

    ¥35.00

    ¥17.10
    詳情
    華圖版2013江蘇省事業單位招考:一本通 華圖教育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80.00

    ¥52.00
    詳情
    華圖版2013天津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伍景玉 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38.00

    ¥23.20
    詳情
    宏章出版.2013重慶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教材:.. 事業單位公.. 西苑出版社一

    ¥45.00

    ¥22.10
    詳情
    公共基礎知識歷年真題及全真標準試卷(2013河南事業單位) 京佳教育集.. 中國鐵道出版社

    ¥29.00

    ¥15.90
    詳情
    華圖版2013四川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華圖教育 .. 成都時代出版社

    ¥48.00

    ¥24.00
    詳情
    華圖版2013天津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華圖教育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58.00

    ¥37.70
    詳情
    中公版2013四川事業單位考試-歷年真題+全真模擬預測試卷綜.. 李永新 主..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

    ¥32.00

    ¥20.00
    詳情
    宏章出版.2013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深度輔.. 北京宏章教..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

    ¥50.00

    ¥24.40
    詳情
    華圖版2013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華圖教育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68.00

    ¥40.70
    詳情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本一道先锋影音|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4hu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 日韩精选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久久有码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