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個體從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發展現象,通常與教育心理學放在一起,二者所占分值約為70分。對于這一門科目,考生都明白花費太多時間會得不償失,但不背誦又會痛失分數,所以在這一科的復習上要抓住重點知識。下面分享心理學考研需要背誦的知識要點,一起來看下!
1.心理理論
心理理論(Tom):憑借一定的知識系統對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狀態進行推測,并據此對行為做出因果性解釋、預測和控制的能力。
對心里狀態的認識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核心,也是當前發展心理學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
(心理理論可以被看作是“元思維”——MJ注)
“心理理論”一詞最早是由Premack和Woodruff發表的《黑腥腥有心理理論嗎?》中提出。他們認為:如果個體能對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狀態進行歸因,那么他就具有心理理論。之所以把這種對心理狀態進行歸因的能力稱之為“心理理論”,是因為這種能力實為一個推理系統,通過這一系統可對不可觀測的心理狀態進行推測,進而可對他人行為進行預測,所以該推理系統具有科學理論的基本特點,可將其視為一個理論。
2.錯誤信念
錯誤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心理理論的重要指標,要通過有關錯誤信念的測試:
Ⅰ實驗者讓兒童觀看木偶表演的故事:主人公Maxi把巧克力放在柜櫥后外出,其母將巧克力移到抽屜里,問兒童Maxi回來后會去哪找巧克力。這一實驗被后來的研究者廣泛運用,使用此實驗一般會發現:大多數3歲兒童報告說Maxi到抽屜里找,而4歲兒童大多數報告說Maxi在柜櫥里找。在經典的錯誤信念任務中只涉及對一級信念的理解,即認識到別人擁有的一個信念(認識到“Maxi認為巧克力在廚子里”)。而人們對他人信念的認知除了對一級信念的理解外,還包括對二級信念的理解。所謂二級信念的理解,是指認識到一個人關于另一個人信念的信念。
Ⅱ實驗者首先給兒童講述如下的故事:John和Mary在公園里玩。他們看到一個人在賣冰淇淋。Mary想買但沒帶錢,她就回家拿錢。一會兒,John回家去吃午飯。他走后,賣冰淇淋的人離開公園到學校去。Mary拿著錢向公園走。她看見那個賣冰淇淋的人正向學校走,并跟著他一起到學校買冰淇淋。John吃完午飯到Mary家。Mary的媽媽說Mary去買冰淇淋了。John離開Mary家去找她。實驗者講完故事后,問兒童“John認為Mary去哪里買冰淇淋”該研究發現,6歲左右兒童才能回答正確這個問題。該研究表明,兒童對二級錯誤信念的理解比對一級錯誤信念的理解要晚2年。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