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書從厚讀薄,只是讀書的第一步,那么還有一個步驟就是從薄讀到厚。這也就意味著,第三遍同樣不簡單,而且任務也很多。比如發展和教育心理學,這原本是兩科,但可以合起來去理解,不同心理學家對于兒童發展的理解和理論,對于兒童和青少年的學習是不是有指導和促進作用。
例如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對于建構主義學派的教育理論有哪些指導,班杜拉的觀察學習對于教育有哪些啟示,華生的環境決定論有哪些值得肯定和偏頗之處。這樣你就需要跨學科進行比較,甚至可以在一科中不同理論之間也可以比較,例如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都是精神分析的,他們的觀點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維果茨基和皮亞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奧蘇貝爾和布魯納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在此告訴大家,心理學家的理論比較一直都是重點,希望各位能夠認真去理解;另一點就是某個理論的評價問題,這樣能夠考察出你對于這個理論究竟明白了多少。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