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界秋光凈,中元夜氣清。“中元”指的就是中元節了。8月17日是今年的中元節。提起中元節,可能小伙伴們都相對比較陌生,不如上元節(元宵節)那么廣為人知,但事實上,中元節過去一直在我國文化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近幾十年才漸漸被遺忘。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同為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與清明節(公歷四月五日)、上巳節(夏歷三月初三)、寒衣節(夏歷十月初一)并稱中國四大“鬼節”。
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據說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賜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解厄。
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了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消失在時間里的中元節
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產物。清乾隆《普寧縣志》言:“俗謂祖考魂歸,咸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20世紀20-40年代,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鄉村中元節俗的首要內容。抗戰勝利后,各寺廟還增加祈請佛力普渡“抗戰陣亡將士”英靈。
20世紀50年代,中元節依然熱鬧。但后被認為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傳統中元節都是商辦官助,可到20世紀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無力承辦,又無官助,自然銷聲匿跡。
60年代中期,北海公園還辦了最后一次中元節。“文革”時期,除了清明節,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被取締,中元節也沒能幸免。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傳統節日逐步回歸,但中元節卻被冷落了。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香港特別行政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燈上的中元節
中元節的慶祝方式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放河燈。
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里。
河燈也叫“荷花燈”,放河燈,要數中秋節規模最大,盂蘭盆節放河燈規模略小,但此時正值荷花盛開,也就叫放荷花燈了,詩意似乎更濃些。荷花燈是用紙做的,粘成蓮花瓣狀,揩了五顏六色,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天黑后,點亮了送到水面上,隨風漂去,一路漂向遠方,終于與天邊的星星融成一片。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