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旋轉:Shepard的經典實驗
Shepard和他的同事們在內的一些研究者,將旋轉角度與反應時之間的關系,擴展到了其它刺激材料上。如Cooper和Shepard曾經向被試呈現上些非對稱性的字母如“R”。他們系統變化這些字母的傾斜角度,變化范圍為0-360O,變化間距為60 O。這意味著有6種不同的傾斜角度,即順時針方向分別傾斜0 O(360 O)、60 O、120 O、180 O、240 O和300 O。此外,旋轉為正常角度的刺激,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反的。被試的任務是做“正”或“反”的判斷。Cooper和Shepard發現,當傾斜角度從0 O向180 O變化時,被試判斷的潛伏期也相應地增長。這說明,當傾斜角度從180 O向360 O變化時,被試判斷的潛伏期并不相應地增長,而是相應地縮短。這說明,當傾斜角度從180 O向360 O變化時,被試的心理旋轉不是逆時針方向進行,而是順時針方向進行。因此,傾斜角度為300 O的刺激,同傾斜240 O的刺激相比,作出正確判斷的潛伏期要短,而不是長。
這樣,Cooper和Shepard的實驗再次有力地證明,心理上的旋轉,在性質上類似于實際物體的物理旋轉,因而為表象以模擬碼形式存儲,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
Georgopoulos和他的同事們使用猴子運動皮層的單細胞記錄技術,發現了猴子心理旋轉的一些生理學方面的證據。
二、認知地圖
1、認知地圖是人們編碼和簡化空間環境安排方式的一種心理裝置,是人對空間環境的一種內部表征。認知地圖能夠表征空間環境中的距離、形狀和方向。
2、空間框架理論觀點、證據
Franklin和Tversky提出了空間框架模型。該模型強調,在我們的思維過程中,某些空間方向(如上下)特別突出。突出原因有兩個。其中,一個原因是,上下維度與地心引力相關,而地心引力對我們所知覺的世界,有著不對稱的影響。而前后、左右兩個維度都不具備這種性質。另一個原因是,上和下非常容易區分開。
在突出性方面次之的維度是前后維度。判斷相對較快,盡管不如判斷上下維度那樣快。最不突出的維度是左右維度,常難以區分。我們偶爾地會混淆左邊和右邊。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