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考研復習的過程中總是難免會遇到一些自己不清楚的問題,有些同學可能會感到比較苦惱,甚至影響自己的復習效率。因此,萬學海文為了幫助考生更加順利的復習,特別為大家歸納總結出了幾門專業課的重難點知識復習,以便大家來參考復習,排除心中的苦惱,繼續認真高效的復習。
下面,為考生們歸納一下世界近現代史的重難點知識并列出了其難度系數供考生們參考:
第一章 16世紀的歐洲 ★★
1.文藝復興發生的背景,為什么會首先發生在意大利;
2.文藝復興的表現和歷史意義,要重點掌握;
3.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與表現;
4.地理大發現的原因、條件、過程、影響;
5.宗教改革發展的背景;德意志成為矛盾焦點的原因;
6.路德教、加爾文教、英國國教的主要教義主張異同;
7.各大宗教在各國的成就及歷史地位。
第二章 資本主義的確立與發展 ★★★★
1.英法兩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以及意義;
2.美國獨立戰爭發生的原因、過程以及影響;
3.俄國農奴制改革的背景、內容以及意義;
4.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內容以及意義;這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會以簡答和名詞解釋的方式進行考查;
5.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一定要知道;
6.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內容以及意義;
7.自由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特征;
8.世界殖民主義體系形成的過程。
第三章 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 ★★★
1.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條件;
2.第一國際的成立及其歷史作用;
3.巴黎公社的成立、革命措施以及巴黎公社的性質;
4.第二國際的建立及修正主義的產生;
5.第一國際與第二國際的比較。
第四章 亞非拉民族主義運動 ★★
1.殖民地入侵前的亞非拉各個國家的情況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
2.西屬拉美獨立戰爭;巴西獨立戰爭;印度尼西亞爪哇人民的反荷大起義;
3.伊朗巴布教徒起義;
4.印度民族大起義;
5.埃及人民抗英斗爭;
6.蘇丹馬赫迪的大起義;
7.埃塞俄比亞的抗意斗爭;
8.古巴獨立戰爭;
9.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第五章 近代科學技術與文化
1.牛頓和牛頓力學體系;
2.萊布尼茨與微積分學;
3.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4.“近代化學之父”道爾頓;
5.門捷列夫的化學元素周期表;
6.生物進化說;
7.啟蒙運動;
8.保守主義、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
9.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實證主義社會學;
10.社會達爾文主義;反理性主義哲學。
第六章 近代歐洲國際關系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
1.維也納會議的時間、內容以及意義;
2.歐洲國際體系的內容;
3.德法矛盾;英布戰爭;美西戰爭;
4.日俄戰爭;三皇同盟;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5.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要注意;其中薩拉熱窩事件容易出名詞解釋題。
第七章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
1.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可能出簡答和名詞解釋題,要注意區分;
2.四月提綱可能出名詞解釋;
3.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
第八章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
1.凡爾賽條約的內容及實質;
2.各國對待凡爾賽體系的態度;
3.國際盟約與國聯建立,美國為何最終未加入國聯;
4.國際聯盟與聯合國的比較;
5.華盛頓會議召開的原因及影響;
6.《四國條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九國公約》的內容及各自影響;
7.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建立過程以及最終建立對世界的影響。
第九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 ★★★
1.“戰時共產主義”;“新經濟政策”;
2.德國十一月革命與匈牙利革命的比較;
3.共產國際產生的背景;
4.印度甘地主義與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內容及意義;
5.土耳其的凱末爾革命;
6.卡德納斯改革的背景、內容、意義;
7.一戰后西方國家的恢復與調整;
8.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國際關系;
9.“羅斯福新政”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很可能出簡答題;
10.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的過程以及其中發生的一些重要事件;
11.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績;
12.“斯大林模式”的內容以及產生的影響。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 ★★★★★
1.不干涉政策的實質;
2.軸心國集團形成過程;
3.英法蘇三國談判;
4.《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5.綏靖政策;慕尼黑會議;
6.不列顛之戰;斯大林格勒戰役;
7.珍珠港事件;
8.反法西斯同盟形成過程;
9.開羅會議與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的內容、影響;
10.第二戰場的開辟;
11.德日法西斯的投降。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 ★★★★★
1.聯合國的成立時間及成員國;
2.雅爾塔體系建立的過程;
3.杜魯門主義;
4.“馬歇爾計劃”;
5.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華沙條約”組織;
6.殖民體系解體的過程與第三世界興起的影響。
第十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內容以及意義;注意與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比較;
2.戰后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要識記;
3.杜魯門的“公平施政”;美國內政與外交措施的具體內容;
4.艾森豪威爾;麥卡錫主義;肯尼迪的“新邊疆”;約翰遜的“偉大社會”;“星球大戰計劃”;“遏制政策”;
5.撒切爾主義;“三環外交”;戴高樂主義;
6.“新東方政策”;
7.西歐一體化的進程。
第十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蘇聯與東歐 ★★★
戰后蘇聯和東歐國家的發展、變化是考研真題中的常考內容。名詞解釋中注意東歐國家改革及劇變中出現的事件,簡答中注意蘇聯及東歐國家改革的具體內容及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原因。戈爾巴喬夫改革容易出簡答和材料分析題,要注意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