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開始國家政策加大專碩的投入,還有專碩的培養,縮招學術性碩士的招生規模。政策的出臺對心理學考研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專碩的應用心理碩士,從2011年開始第一屆到2013年是第三屆,那從今年的報考學生來看,專碩應用心理碩士的報考人數有了大幅增長,也就意味著專碩這個方面的競爭會很激烈。
專碩
對于專碩而言,報考人數增多,競爭激烈但它的復習卻沒有規律可言,無疑給考試增加了難度。對此老師針對專碩的復習為考生提供一些建議, 專碩雖然有教育部的命題指導意見即所謂的大綱,但是那個大綱是很空洞的,很形式化。具體要考什么,每個學校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北大,考試面很廣,但是實驗心理學統計還有測量是占的比重很大的。可以這樣來說,從整個心理學的這個整體的狀況來看呢,考的是名校還是普通院校,在整個這個心理學里中,實驗心理學、信息統計還有信息測量這些方法論的學科都是重點,所以說對于考專碩的同學來說,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拿一個好成績,除了心理學導論之外,我們建議專碩的同學把這個精力多花費在實驗心理學、統計和測量這方面,這樣的話你應付考試的時候,可能會好很多。因為其他科目呢,包括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還有社會心理學這些都是靠記憶力,記一記,多看幾遍就能把握好的,而這三門課呢,統計、實驗、測量是比較難的,理解性也比較強,考起來也很有水平,從心理學專業角度來說,這方面的命題很有區分度。
另外呢,關于真題方面,沒有統一的真題,怎么辦呢?老師建議考生可以上網搜索,或者到相關的院校去索要一些統考題。因為學術性的考試,它的統考標準是很固定的,多少道選擇題,多少道簡答題,多少道綜合題,因為面向的是全國的學生,所以它的題針對性不強,都很標準化,所以拿通考之前各個院校統考前后的試題來練一練手,可以提高考生的專業課水平。至于模擬題,還有市面上所謂的練習題,建議大家不要多做。
學碩
相對專碩來說,學碩任務以及復習思維都很明確。畢竟統考已經有六年的時間,考試的規律性、重點大家都很清楚。學術性碩士的考試怎么來復習呢?老師有兩點建議。
1.重教材
因為心理學考研有六個科目,每個科目的分值也都不太一樣,心理學導論100分、實驗心理學是60分、其他的有各占幾十分,一共是300分。整個一張卷有65道選擇題,單選題,十道多選題還有五道簡答題,三道綜合題。對考生而言題量很大,科目很多。有很多東西不可能在短短的這個半年學習或者是一年學習中把這六本書或者是十本書給吃透,所以說到最后,還是建議考生繼續看教材。
2.重真題
研究真題,六年的真題,一年有80多道題,這六年將近500道題,對考生來說是含金量是很高并很有參考的價值。做真題的時候,對付真題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海天教育李老師給大家提5點要求。
第一步:模擬真實考試狀態做題。對于心理學來講,真題越早做越好,切勿放在周后幾天做。考什么、怎么考只有真題能告訴你。早點動手做真題,盡早弄清楚考試方向及答題策略。
第二步:考完之后回過頭來,對你錯的題,包括你做的時候猶豫的題進行分析。因為選擇題比較多,75道選擇題,所以考生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選擇題上來分析,來研究。
第三步:總結常考的一些題型。大家可以自己親手總結一下、分析一下,看看書上還有什么知識點與這些題型類似,那你也可以當成這種題型來對待。
第四步:分析正確選項。所有的答案,分析選擇題中正確答案與錯誤答案有哪些相關聯的知識點。那對于主觀題要分析,要分析它的答題思路,包括那幾種題型,每種題型答題思路是怎么樣的,它是分條的還是怎么樣的。還有計算題,計算題它答題思路是怎么樣的,實驗設計里頭它的答題思路是怎么樣的,考生都要自己去總結。
第五步:常考知識點的總結。我們可以發現六年來有很多知識點在翻來覆去的考,翻來覆去的考,當然這些考并不是原題重現,但是2012年有幾個例子,的確是之前考過的題重考了,而且是原題重現,但大多數時候它不是原題重現,而是說知識點頭一年可能以選擇題來考,單選題,第二年又考了多選題,第三年又考了簡答題,第四年考了綜合題,這種知識點有很多,我們每年大概有70%左右的知識點都是往年考過的,可能2013年有70%的知識點2012年沒有考,或者考了很少,30%,但2007年、2008年、2009年肯定也考了,所以前幾年加一塊兒,怎么也得占70%到80%,所以這個知識點呢,常考的知識點你一定要總結,哪些知識點是常考的,你要列出來。哪些知識點是經常以主觀題來考的,包括這兩年有這個主觀題,也是有重考的題,往年出過的,現在以另外一個形式來考及為什么這道題就翻來覆去以綜合題或者是以主觀題的形式來考,也分析分析,研究研究,這樣的話你總結完之后,我們常考的熱點你就總結好了,你理解理解,掌握掌握,記一記,然后2013年將考什么樣的主觀題,你自己心里就有數了,也就是說你到時候你自己就是一個預測者。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