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數線出來后,怎么辦?
查詢目標院校2018的分數線,一般高于18年分數線10分以內,都不算很安全的區間,而具體又分幾種情況:
(1)高分能夠上目標專業,準備復試;
(2)非高分能夠上目標專業,一邊準備復試,一邊聯系調劑學校;
(3)各科過線,但未能上目標專業,聯系調劑,同時準備復試;
(4)有某一科目未過國家線,準備再戰或找工作。
2、考研初試過了,復試會被刷下來嗎?
初試過了,不代表復試沒有問題,復試成績占比在40%-50%。
3、最多只能參加 2 個學校的復試嗎?
不是,可以參加很多學校的復試,只要你能收到復試通知,并且能排開時間。建議大家不要選擇太多,畢竟精力有限。
4、高校的復試比例一般是多少?
從近年高校招簡來看,復試比例一般不低于1.2。
5、復試的結果是不是由導師說了算?
復試面試一般是由5~8位導師組成,面試結果會綜合各位導師的建議。
6、可以同時參加報考院校和其他院校的復試嗎?
如果對報考院校沒有信心,可以在復試時間安排沒有沖突的情況下,同時參加其他院校的復試。
7、近視或者高度近視,會對復試有影響嗎?
除了對視力要求較高的專業外,一般情況不會。
8、從哪里獲得學校復試通知和復試相關要求?
復試通知學校會通過官網、電話通知,我們也會在第一時間發送。
9、復試通過了就一定會被錄取嗎?
復試之后,還會有政審環節,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一般復試過了就意味著已經被錄取。
10、現在可以聯系導師嗎?
成績出來之后,可以聯系導師,但也要懂得分寸,別讓導師煩你即可。
11、從哪里可以了解到導師的情況呢?
一是從上屆師兄師姐那里了解,二是來源于學校官網的導師介紹,三是可以在知網查詢導師發表的論文。
12、聯系導師之前需要了解哪些情況?
主要是導師的經歷、工作狀況、學術研究狀況以及師生之間相處情況。
13、怎么聯系導師呢?
郵件是最好的聯系方式,寫郵件之前需要注意郵件的格式;打電話也可以,需要提前準備好談話的提綱,注意打電話的禮節。
14、郵件聯系導師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注意郵件的格式和用語;其次內容要有條理性,告訴導師讀研的決心和信心,給導師留下好的印象;最后,郵件要反復打草稿,搞清楚所寫內容是否表達清楚,內容的結構和條理是否清晰。
15、導師不回郵件怎么辦?
導師一般都是不會回郵件的,除非你之前跟他有過交流,但是不回不代表導師沒有看到,發郵件還是很有必要的。
16、電話聯系導師需要注意什么?
(1)列好談話內容提綱,打好草稿;
(2)如果通過手機號聯系,提前發短信自我介紹,詢問導師有沒有時間接電話;得到確認之后,最好隔5分鐘左右打電話;如果沒有時間,可以在約定時間,下次打電話之前也要短信確認時間。如果導師沒有回復短信,隔段時間再發,如果還沒有回復,就放棄電話聯系;
(3)辦公電話,工作時間撥打。
17、與導師溝通哪些內容比較合適?
根據自身情況來定,一般包括:
個人基本情況(所在學校專業、成績排名、科研實踐經驗、獲獎情況等)、
讀研計劃(對什么感興趣、讀研期間準備怎么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
學習情況,本科專業課程,畢業論文,研究方向和興趣等。
18、在復試前,聯系多位導師,是不是一件比較犯忌諱的事情?
不忌諱。但最忌諱的是群發郵件。群發的郵件基本上會當做垃圾郵件處理。
19、如果想要提前見導師,能夠見到嗎?
有些學校明確規定,復試之前不允許導師見學生。是否面見導師,還要看導師的意愿。
20、如果導師同意復試前見我,需要帶禮物嗎?
盡量不要帶,提前準備好交流的內容以及周全的禮儀更顯誠意。
21、我的本科學校不是很好,會不會被歧視?
大部分教授談到,重點院校和一般院校的學生讀研后是處于“同一起跑線”上的,所以不會偏向重點院校的學生。也有些導師表示,在學生旗鼓相當的情況下,會優先考慮重點院校的學生。
22、相對于跨專業考生,導師會首選本專業的考生嗎?
相對于本專業考研,跨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稍有不足。這也是很多導師傾向于要本專業的學生的原因。但對于專業門檻不是很高的專業來說,比如文科專業,導師更傾向于跨專業的學生,因為跨專業的學生能從不同的學科背景進行研究,有利于知識的綜合。當然對于漢碩專業來說,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跨專業來準備的,完全不必要擔心
23、怎么準備筆試?
參考目標院校指定的復試參考書,未指定的話咨詢下學長學姐,實在不知道可以按照初試參考書復習,一般不會考到太難的題目。
24、無領導討論的時候該注意些什么?
一定要積極表現,有序發言,不宜與其他考生強烈沖突,具有一定邏輯性。
25、自我介紹,該怎么準備?
首先是我們的個人信息,姓名,家鄉是哪里,來自于哪個學校,為什么要報考該校該專業、對本專業前景的展望和認識以及讀研期間專業學習計劃、打算等。提前寫好,復試前背熟練。
26、導師面試都會問什么問題?
主要以了解學生個人經歷、個人能力、未來的一個規劃為主,當然,隨著面試形式的多樣與應對高智商學員的角度考慮,導師問的問題還會跟與專業相關,更能表現個人能力的問題。
27、如若遇到不熟悉的問題怎么回答?
答案盡量往自己熟悉的領域與老師問題契合的點上“靠攏”。如果剛好是自己的“軟肋”和知識盲區,誠實地告訴老師自己對問題的了解有限,依靠自己的專業敏感度對問題作出一定嘗試性回答,答案或許不是那么精準,但讓老師感到你的認真。
28、跨專業考生,導師問為什么考這個專業時,該如何回答?
建議從個人興趣回答,要證明你即使是跨專業的考生,也是有能力做好這一專業課程。一般導師不會為難學生,而是看學生有沒有規劃和明確的目標等。
29、問到你是如何看待某一本著作,或者期刊的,怎么回答?
最好是中性回答,不帶個人偏見,或者就書中的一個觀點進行闡述,如果導師剛好問到一個他不喜歡的著作或者那位作者,你卻夸獎一番,估計就有問題了。
30、如果問到剛好是所不知道,或者沒有底的怎么辦?
此時考生一定要誠實,就說不是很了解,不要不懂裝懂。然后利用一定的面試技巧嘗試著對問題進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這樣老師會感覺,這個學生虛心誠實,善于思考,也會給給老師應急應變能力比較強的好印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