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013年考研國家線公布,大部分學科比去年普漲5分,而廣西大學09級林學專業的李盛因被保送讀研倍感慶幸。從2014年秋季起,研究生將全部自費,從此,保送生、公費生將成為歷史,而他搭上了公費研究生的最后一班車。
1一石激起千層浪
2月7日,春節臨近,廣西民族大學政關學院10級的陳雪賢正在與家人一起迎接春節的到來,突然,一條手機短信讓她和家人陷入了沉思。“國務院:2014年秋季起研究生將全部自費……”小陳心里“咯噔”了一下,因為她正打算明年報考華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但“每年碩士生不超過8000元的學費”還是讓她陷入了兩難境地。放棄考研,本科畢業后,只能回縣城中小學做一名政治老師,不考研就難找好工作;如果考研,又會讓父母不堪重負?小陳開始遲疑、糾結……與小陳一樣猶豫的,還有同寢室的兩位同學。
3月27日,聽說考研國家線劃定,朱高靜趕緊打開電腦,查找社會工作專業分數線,315分!她松了一口氣。超出分數線49分,4月去華中師范大學復試應該不成問題。今年,廣西民大民社學院的朱高靜報考了華中師大社會工作專業碩士,之所以選擇專業碩士,一方面小朱考慮到專業碩士只需讀兩年,相對于學術型碩士,可以少讀1年;另一方面,專業碩士更注重實踐。由于法碩、社會工作等專業碩士原本就是自費,當得知明年研究生將全部自費,小朱似乎找到了一種平衡,“可以預見,明年考研的人不會太多,就社會學專業而言,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專業碩士。”
“該怎么樣就怎么樣。”廣西大學新聞系10級林若野對明年研究生全部自費持輕松態度,大一時,小林就下定決心考研,他喜歡高校的氛圍,不想本科畢業就工作,在他看來,更高的學歷,對日后的發展會有幫助。作為家里的獨生子,遠在西安的父母也支持他考研。林若野認為,研究生全部自費合情合理,也是與歐美接軌的舉措。
2自費是為了公平
廣西民大研究生院副院長陸世宏常年負責研究生招生,以往,到了錄取環節,他都會左右為難、難以取舍。他至今記得,有一年,一名中國地質大學的考生因0.2分之差,無緣公費,后來主動放棄了讀研機會。公費與自費,有時差0.1分,但待遇卻是天壤之別,在一些高校,公費生與自費生還被貼上標簽,連學校發的學生證都不一樣。為此,陸世宏認為,研究生全部自費其實是為了公平,如此一來,托關系、找門路的人也少了,此外,一些考生也不會礙于面子而放棄讀研的機會。
公費與自費的差別,往往會給一些保送生、公費生帶來優越感,以至放松要求,虛度光陰,而研究生全部自費,能更好地激發其上進心,也許,這也是改革的初衷所在。“這樣學生不會懈怠,有緊迫感。”陸世宏表示,研究生自費,對管理也有好處。自費后,獎學金將設等級,指標細化,如此一來,在紀律方面,研究生也將認真對待。他舉例道,開學了,有些研究生不按時注冊,也不與導師聯系,如此一來,就會影響獎學金的評定。
作為博士生導師,廣西民大文學院院長韋樹關教授分析,2014年研究生全部自費,一是有利于促進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吸引生源;二是有利于促進導師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三是有利于促進學生更加勤奮學習。但也帶來三個“不利”:普通非211、985高校將面臨生源壓力;學術水平不高、聲譽不好的導師將面臨學生不選的壓力;有發展潛力但經濟困難的同學有失去接受更高層次教育的可能。
3期待細則早出臺
與收費相配套的,是完善研究生獎助政策體系。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明年秋季學期起,設立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每年獎勵4.5萬名研究生;將研究生普通獎學金調整為國家助學金,每年資助標準博士生不低于1萬元、碩士生不低于6000元;同時設立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崗位津貼資助力度;提高國家助學貸款最高限額;落實和完善鼓勵捐資助學的優惠政策。
“只要想學,就有機會學,不要擔心沒有錢讀書,只要認真讀書,就有經費保證。”陸世宏認為。
“不知道國家助學金、學業獎學金覆蓋面廣不廣,獎、助學金能不能與學費持平?”陳雪賢甚為憂慮,她希望細則能早日出臺,這樣,同學們心里有數后,就不會輕易放棄考研。
韋樹關教授建議,高校應通過各種渠道,爭取企業、個人設立獎學金,還要爭取政府各級各類獎學金,他提議獎學金可分類來設,如特長生、單項、學術獎學金等,這樣資助面會更廣一些,也能帶動學生努力學習。針對一些社會需求量不大、面臨斷層的專業,如考古學、民族語言文學等專業,韋教授建議學校出臺政策時,應給予一定傾斜,可考慮學費全免。
記者點評: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記者在武漢大學新聞系讀碩士研究生,10年前,自費生學費已達到1.1萬元/年,如今,國務院決定,2014年研究生收費,原則上每年碩士生不超過8000元、博士生不超過1萬元,從某種程度上講,研究生學費其實降低了,統一收費標準,也可以避免高校坐地起價。取消保送生、公費生名額,大家一視同仁,引入競爭機制,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對于寒門學子,相信,只要努力,通過助學貸款,憑借獎、助學金,一樣可以完成學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