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史上最難就業季,一面是院校“門檻”。網友“笨笨孩兒”壓力不小。
今年全國將有699萬多名大學畢業生,畢業人數增加和崗位需求趨緊疊加,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而一些用人單位設置的“門檻”,引發部分畢業生對就業前景的進一步擔憂。
網友“笨笨孩兒”是2013屆長沙理工大學的碩士畢業生,7日她向本報爆料稱:望城區6日發布的政府雇員招聘公告,明確要求學歷為985、211學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她認為這對非985、211學校畢業生不公平。
呼吁反對就業歧視
5月6日,望城區發布2013年政府雇員(第一批)招聘公告,11個職位明確學歷要求為985、211學校全日制本科以上。
記者致電公告上刊登的望城區人社局電話,一名女工作人員表示,非985、211高校的畢業生不能報考。
“笨笨孩兒”說,教育部不久前下發了通知,就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舉辦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提出了“三個嚴禁”,其中明確提及嚴禁發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
“希望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將禁令落到實處,改善非211、985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這名學土木工程的女研究生呼吁。
采訪中,長沙理工大學一名胡姓研究生認為,在治理就業歧視上,教育部門的態度是積極的,但又常常是尷尬的——它只能管到大學的校門口。
此次望城區發布的政府雇員招聘信息,就不屬于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舉辦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
專家應設立反就業歧視法
院校歧視越來越明顯,也引起了不少人關注。全國人大[微博]代表、湘潭大學[微博]校長羅和安這幾年都在關注大學生就業中遭遇的歧視。他認為,社會公平首先應是機會公平。在就業領域,名牌大學不應成為求職者的準入限制,目前還沒有充分證據表明非211高校畢業生不能勝任哪些工作。所以用“院校門檻”來區別對待211和非211高校畢業生過于簡單粗暴,實際上剝奪了絕大多數畢業生參與公平競爭的機會。
羅和安認為,相關部門有必要聯合出臺規定,禁止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機構在招聘時設置“院校門檻”,首先在機會上保證大學生就業公平。長遠來看,要抓緊制定反就業歧視法,將性別、年齡、院校等限制因素予以規范。
(原標題:女研究生呼吁“反院校歧視”)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