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土質的神奇,感受土星帶來的沉穩與敦厚,獅子座同樣也能在尋找資源以及資源利用方面發揮其特長。
1.學科代號0818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追星秘訣』
不同院校考查重點不同
不同院校對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的考查重點不同。礦產普查與勘探考察應用地質、石油地質、油氣田勘探、地球化學等科目;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考察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導論等科目;地質工程考察巖石力學、工程地質。中國地質大學和成都理工大學是這個學科領域的業內領袖,中國礦大、中南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也有不錯的表現。
『適合職業』
一般在各大礦冶部門、國土資源部門、石油和天然氣開發部門工作,也有少量從事地下工程比如地鐵軌道建設、大型樓宇地基建設方面的工作。
『與其他學科星座的互動』
與礦業、石油、土木交叉多
和礦業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土木工程有很多交叉,很多西部高校經常把這些專業放在同一個學院,以便形成規模優勢,有助于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程度。
一級學科
專業
考研小貼士
0818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081801礦產普查與勘探
西南地區近幾年發展迅速
081802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與地質學、地球物理等學科聯系緊密
081803地質工程
主要有地下建筑工程與城市地下空間、高速公路地質工程、巖土鉆掘材料與機具等方向
2.學科代號0806冶金工程
北科大冶金工程實力強
北京科技大學前身為老牌的北京鋼鐵學院,其冶金工程綜合實力最強;中南大學在有色金屬冶金方面,國內高校無出其右;東北大學的冶金學科實力也非常強,每年都有不少畢業生進入寶鋼等大型企業。此外,內蒙古科技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也有不錯的表現。
多從事工程技術工作
在鋼鐵廠、有色金屬冶煉廠擔任工程師,在研究所擔任技術人員,或者進行新材料的開發等工作。
與礦業工程、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聯系較緊密。
0806冶金工程
080601冶金物理化學
東北大學值得推薦
080602鋼鐵冶金
北京科技大學很有名氣
080603有色金屬冶金
中南大學是業內權威
3.學科代號0816測繪科學與技術
地大、武大綜合實力強
中國地質大學和武漢大學的綜合實力最強,河海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分別在水利、油藏分布、礦產分布方面有特長。
多在國土資源部門工作
大部分在國土資源部門、測繪局工作,少數在房地產監管部門和房地產公司從事測量和繪圖工作。還有很多在中國移動、聯通、摩托羅拉等大公司從事GPS、GIS方面的工作。
專業性較強,與地理學、地球物理等學科相關聯。
0816測繪科學與技術
081601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與數字測繪技術等都是這個專業的延伸
081602攝影測量與遙感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大學都有所建樹
081603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武漢大學富有盛名
4.學科代號0819礦業工程
須有一線實踐經驗
礦業工程是礦產行業的一線專業,不管是開采、加工還是安全技術都必須要有一線的實踐經驗。如果有一到兩年的工作經驗再考這個學科的研究生將有很大的優勢。
工礦企業的技術人員、工程師,礦產研究所研究人員。
采礦工程與機械工程、自動化,礦物加工工程與材料學、化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有聯系的緊密;安全工程與地質工程、土木工程有很強的互補性。
0819礦業工程
081901采礦工程
中國礦業大學國內領先
081902礦物加工工程
與化學、環境科學聯系緊密
081903安全技術及工程
山東科技大學很有特色
5.學科代號0820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石油類大學多分布在產油區
除了中國石油大學在北京和山東有兩個校區外,我國石油類大學多分布在幾大產油區,比如大慶石油學院、西南石油學院、西安石油大學等。這些學校都有深厚的行業背景資源,值得推薦。此外,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也在這個領域有很強的學術科研實力。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江蘇工業大學的石油儲運專業就業率一直名列前茅。華東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的石油化工專業的畢業生也是中石油、中石化的招募對象。
去往大石油開采中心
油氣井工程和油氣田工程大部分研究生畢業后都去往各大石油開采中心從事研發和技術監督工作,油氣儲運專業的人才從事輸油管、油氣載運工具的開發和維護工作。
與機械、力學、化學有很大關系,學習油氣井工程和油氣田工程的人才大部分也都具備油氣儲運的相關知識。
0820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082001油氣井工程
與流體力學、物理化學聯系緊密
082002油氣田開發工程
有些方向需要長年在海外作業
082003油氣儲運工程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西氣東輸"的終端,江蘇工業學院該專業的性價比較高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