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北京張浩,北京工業大學的在讀研究生。別看還沒畢業,他已經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創業者。他投身電子商務,把自己的網站命名為商渠網。說起張浩,學習成績優異,同時也考了公務員,就業前景挺好,說起為何另辟蹊徑搞創業,張浩有自己的一套:“年輕人的選擇沒有正確與否,關鍵是敢不敢拼。”
電子商務牛刀小試
早在大學2年級的時候,張浩就已經是個創業的苗子。那時候張浩在山東德州上學,在學校里做起了幫大學生求職的網站。到了大三下半學期,張浩開始投身電子商務中來。“21世紀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張浩特別喜歡馬云的這句話。經過三個月的研究,張浩發現,C2C的市場早已被淘寶壟斷,新人在這條路上成功機率不高;B2C市場則需要前期的大量投入,對于僅靠獎學金和父母供給的張浩來說,這條路過于“泥濘”,最終B2B成了張浩的選擇,“它更注重網絡和用戶體驗,很適合年輕人施展拳腳。”于是從那時候開始,也就有了商渠網的雛形。
“有了想法,還得有執行力!”張浩說,大三下半學期的他還不具備直接把網站搞起來的所有條件,他就先自學技術,靠自己的力量把網絡的框架搭建起來,并開始試著小規模投放了廣告。張浩來北京讀研究生也是早有“預謀”,他坦言說,來北京的目的除了學位,更重要的是,要進到北京這塊更為廣闊的商務天地里來。
臉皮厚闖闖就有路
張浩說,年輕人怕的就是臉皮薄,被人家說兩句就退縮。“其實說創業不如說‘闖’業啊。”
剛來北京的時候張浩就想,現在做電子商務不比以前做的求職網站,憑一己之力難以打拼出一片天地,現在更需要的是一個團隊,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到了學校,眼望著宿舍樓里一張張陌生的面孔,誰是“關羽”,誰是“張飛”,誰是自己的合作伙伴,他需要一一溝通。他一間宿舍一間宿舍地找,還真有3位同學支持張浩的想法,并和張浩一起組建了團隊。商渠網的“團隊建設”工作漸成規模。
客戶的積累更需要腳踏實地,既要動腿,更要動口,前提還是得豁得出去。張浩帶著“小伙伴”們到很多寫字樓談合作,多次被當成推銷人員拒之門外。張浩沒有因此而放棄,有一次,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員指著玻璃窗上的字條告訴張浩,這上不是寫了嗎,禁止發廣告、推銷人員進入。“我不是發廣告的,我是來給貴公司帶來生意的人!”張浩的回答非常認真?粗矍斑@個干勁十足略帶稚氣的年輕人,公司的負責人反而有了興趣,就這樣,張浩還真就有了生意。
除了實地跑,最艱難的時候,打電話聯系商戶也讓人頭疼,那真是一天能打上百個電話,被直接掛掉的,開口便回絕甚至開罵的也有不少。但張浩發現,跟他想象得不一樣的是,他沒有越來越沮喪,而是越來越精神,漸漸地,語速流暢了,經驗豐富了,生意也就有了。
說起談生意,還有個挺好的細節,張浩如果不是西服革履的打扮,儼然還是個孩子,而張浩的財務人員年齡就更小了。每次去談生意,張浩和另一個“孩子”站在人家面前,雖然精心打扮,有時還是難免被輕視。“第一印象我只要求勉強過關,只要讓我張嘴說話,對方就會知道眼前的孩子到底多有勁!”
只為拿工資不叫創業
張浩跟小伙伴們研究,做生意就必須得作出個性來。他們決定,在用戶體驗這方面下功夫,于是商渠網的一站式服務,就這么誕生了,怎么利用新媒體幫人家用戶宣傳,怎么幫苗子企業貸款,如何幫人家實現物流,說起這些張浩真是一套一套的,儼然已經不是個在校生,而是個成熟的“中國合伙人”。
對于張浩來說,最幸運的是,身邊能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經營上,目前大家都不求回報,要的是先把攤子撐起來。“只為拿工資來,不叫創業,那叫打工,我們每個人都是股東,我們都是創業者!”張浩說著,把一張名片遞給記者,尚未畢業的張浩,頭銜已經是總經理,他說他的公司馬上就要注冊下來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