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選擇題
1.我國古代發明的既可灌溉又可排澇的生產工具是( )
A水排
B翻車
C耬車
D筒車
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待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發展狀況,總的趨勢是( )
A環境狀況惡化
B環境狀況良好
C環境狀況緩解
D環境破壞加劇
3.將道教教義和儒家思想相結合,使道教成為統治階級工具的是( )
①何晏
②陶弘景
③王弼
④張陵
⑤葛洪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 ②⑤
4.下列著作,既具有歷史價值,又具有地理和文學價值的是( )
A《綴術》
B《禹貢地域圖》
C《水經注》
D《世說新語》
5.隋朝統一,結束了國家長期分裂對峙局面,開創了長達300多年的統一局面。下列內容中不屬于隋統一條件的是( )
A北方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南北經濟趨向平衡
B各族人民互相融合,民族間矛盾基本消失
C陳朝統治腐敗,雙方力量懸殊
D陳后主具有文學天才,缺乏政治家的風度
6、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最主要的依據是(
)
A.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爭
B.無產階級成為運動的主力
C.是先進階級領導的具有廣泛群眾基礎
D.十月革命的影響輔導
7、太平天國之所以是中國農民戰爭發展的最高峰,最主要是因為( )
A.其規模和延續時間均屬空前
B.建立了與清朝政府對立的政權
C.制定了比較完整的革命綱領
D.對封建王朝的打擊空前嚴重
8、洋務運動欲“自強”而不強的結局,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
)
A. 沒有堅決反對西方列強侵略
B.創辦的近代企業采用封建生產方式
C.沒有從根本上觸動中國封建生產關系
D.西方列強的破壞
9、1935年,中國共產黨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宣言是( )
A.《國共合作宣言》 B.《八一宣言》
C.《開羅宣言》
D.《共產黨宣言》
10、1960年冬,黨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制訂的方針是( )
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B、調整、發展、充實、提高
C、調整、發展、鞏固、提高
D、鞏固、發展、調整、提高
11關于伯羅奔撒戰爭,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是兩個同盟伯羅奔撒同盟和提洛同盟的爭霸戰爭
B.公元前405年的高加米拉之役,雅典海軍被全部殲滅
C.戰爭導火線是斯巴達的盟邦底比斯襲擊雅典盟邦普拉體亞
D.希波戰爭結束后,希臘歷史進入城幫危機階段,希臘古典文明由全盛走向衰落
12、古代亞歐大陸的文明整合大多是通過武力的征伐得以實現的,與第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帝國的建立有關的征戰是( )
A.希波戰爭 B.亞歷山大大帝東征
C.羅馬帝國的擴張 D.十字軍東侵
13、最早以立法的形式鞏固大化改新成果的法令是( )
A.《德政令》 B.《養老律令》 C.《大寶律令》 D.《飛鳥凈御原令》
14、說俄國1861年改革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美國內戰是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其共同的根本依據是( )
A.廢除了束縛資本主義發展的舊的生產關系B.有利于資產階級加強政治統治
C.運動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 D.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特權
15、巴黎公社革命的最主要經驗是( )
A.打破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的專政
B.實行無產階級的真正民主
C.建立工農聯盟
D.取消高薪制,防止工職人員由公仆變為社會主宰
16.20世紀80年代,東歐各國經濟改革成效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片面發展重工業和執行高速度、高積累、高投資的工業化方針 B.經濟改革沒有突破舊的模式
C.執政黨和政府脫離了群眾
D.西方國家推行“和平演變”的戰略
17.但丁被稱為“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對“新時代”的準確理解是 ( )
A.資產階級開始建立自己的統治 B.大機器開始取代手工生產
C.封建制度解體,資本主義興起 D.人們從宗教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18.美國制定1787年憲法的原則最能體現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觀點?( )
A.霍布斯 B.伏爾泰 C.盧梭 D.孟德斯鳩
19.為電的廣泛應用提供理論根據的科學家是 ( )
A.英國人吉爾伯 B.德國人西門子 C.英國人法拉第 D.美國人愛迪生
20.在 蘇俄新經濟改革的內容中,最能體現多種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是( )
A.農業領域 B.流通領域 C.工業領域 D.分配領域
二、名詞解釋
1.名家
2.云夢秦簡
3. 法幣
4. 遵義會議
5. 美西戰爭
6. 薩拉熱窩事件
7. 江華條約
8. 邦聯條例
三、問答題
1.侯景之亂的影響。
2. 評清末新政。
3. 簡述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的異同。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D C D B D 6—10 B C C B A 11—15 B B D A A 16—20 B C D C C
二、名詞解釋
1、①戰國時以辯論名實問題為特征的學派;②代表人物有惠施與公孫龍等;③惠施提出了“小異同”“和“大異同”的命題,還定義了數學上無窮大、無窮小的概念;④公孫龍討論的主要是“名”與“實”的關系和“指”與“物”的關系,主要觀點包括“離堅白”說和“白馬非馬”說。
2、①1975年底在湖北云夢縣睡虎地發掘出的一批秦墓;②11號墓出土了一批竹簡;③簡有1115枚,還有80片殘簡;④這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秦簡;⑤是研究秦史非常珍貴的資料。
3、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政策”。所謂法幣是國民黨控制的四大銀行發行的紙幣,是法定的貨幣代表。發行 法幣是國民政府穩定金融危機,加強金融控制和壟斷的措施。
4、遵義會議: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和盲動主義,確立了毛澤東等同志的正 確領導,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
5、(1898.4-1898.8)美國發動的第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國主義戰爭。1898年4月,古巴三十年解放戰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美國借口其緬因號戰艦 在哈瓦那港爆炸的事件,向西班牙宣戰,進攻西屬殖民地。它利用海軍優勢,在菲律賓的馬尼拉海灣消滅了西班牙艦隊。戰爭進行了10周,西班牙戰敗求和。12月10日,美西簽訂《巴黎和約》。《和約》 規定,西班牙將菲律賓、關島和波多黎各讓給美國,美國付給西班牙2,000萬美元作為“補償”;古巴形式上宣布獨立,實際上成為美國的勢力范圍。這次戰爭使美國奪取了大量殖民地,并強化了它向拉丁美洲和亞洲 的帝國主義擴張政策。
6、指發生在薩拉熱窩的刺殺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 火線。1914年6月28日,奧地利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在薩拉熱窩檢閱奧匈帝國軍隊演習時,被塞爾維亞秘密民族主義組織“青年波斯尼亞”成員刺殺。奧匈帝國在 德國支持下,于7月23日向塞爾維亞提出最后通牒,并于28日正式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7、這是日本同朝鮮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明治政府建立 不久,就打算“征韓”。1875年,日本政府派軍艦到閉關鎖國的朝鮮近海進行武力示威。9月20日,日艦“云揚”號駛近朝鮮首都漢城附近的漢江河口,江華府的炮臺發炮 警告。日艦開炮擊毀了炮臺,并派陸戰隊登陸襲擊。次年,日本以這個事件為借口,強迫朝鮮簽訂了《江華條約》。條約規定:朝鮮向日本開放釜山、元山和仁川三 個港口;日本在漢城設使館,在各開放港口派駐領事;日本人在朝鮮享有領事裁判權。同年日本又取得了不納關稅的貿易特權和可以用日元在朝鮮購買貨物等特權。 從此,朝鮮開始淪為日本的半殖民地。
8、在1776年宣布獨立后不久,大陸會議就著手 起草全國憲法——《邦聯條例》。按照這部憲法,成立起來的美國儼然是由13個獨立國家組成的松懈的國際同盟。按《邦聯條例》成立起來的美國國家組織 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各州保留了很大的獨立性。第二,中央最高機構是一院制的邦聯國會,每州選出代表2至7人組成;中央不設置國家元首,只是在國 會下面設立一個諸州委員會,在國會休會時管理經常性事務。第三,中央權力極小。
三、問答題
1、答案要點:
(1)是南朝蕭梁末年東魏降將侯景發動的一場叛亂。南朝梁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東魏降將侯景勾結京城守將蕭正德,舉兵謀反。當時正值梁朝政務松弛,防備松懈之際,侯景軍隊很快就包圍了臺城,次年二月,因兵盡糧絕,臺城陷落。梁武帝被軟禁后餓死,侯景又立太子蕭綱為傀儡皇帝。公元552年,梁元帝蕭繹派大將王僧辯、陳霸先攻下建康,侯景兵敗被殺。
(2)侯景之亂歷時長達五年,在此期間,各方勢力連年混戰不止,致使百姓流離失所,死亡無數,千里之內罕見人煙,整個社會經濟遭受到破壞性的打擊。經過侯景之亂,建康這個南北各四十里,擁有28萬人口的繁華都市,變成了一片廢墟。侯景還分兵攻掠吳郡、會稽、廣陵等地,一路燒殺破壞,把號稱“最富庶”的三吳地區,造得殘破不堪,長江中下游地區,變成了“千里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垅焉。”(《南史?侯景傳》)的殘破景象。
(3)侯景之亂使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擊。南朝后期,門閥士族統治開始走向衰落。士族已經變為一個失掉統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階層,對于任何政治風浪的打擊已很難承受,侯景之亂的發生更是給了他們致命的一擊。
(4)盡管戰爭給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空難,但侯景之亂也在客觀上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
2、答案要點:
(一)“新政”實行的背景:在帝國主義扶持下得以茍延的清政府,為繼續取得帝國主義的支持,于1901年頒發“改革”諭旨,準備實行“新政”,并于1901 年4月成立督辦政務處,作為規劃“新政”的機構。
(二)清末“新政”的主要內容:
①改革官制。1901年,清政府撤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設外務部。設立一些新的機構,如商部。練兵處、巡警部、學部等。裁撤一些舊衙門,如詹事府、通政司等。但官制改革沒有觸動封建專制的政治體制,也沒能革除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弊端。
②改革兵制。1901年,清諭令停止武舉,籌建武備學堂,裁汰綠營和防勇,建立采用西制西法西器的“常備兵”。1904年,練兵處和兵部奏準在全國編練“常備兵“36鎮,總共為45萬人。
③改革學制。主要包括“停科舉”、“設學堂”和“獎游學“三項內容。1901年,清廷下令各省科舉考試改試”策論“,廢除八股,獎勵出國留學人員。1902年,頒布《欽定學堂章程》。 1905年下令停止一切科舉考試。隨后,建立大量新式學堂。
④獎勵工商。主要是制定和頒布了一些振興工商業的有關立法,還公布了一些獎勵興辦實業的條例和有關章程。
(三)如何評價清末“新政“:總的來說,清政府的“新政”,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顯得支離、敷衍、拖踏,缺乏總體目標和實施規劃,其根本問題在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滯后,這不能不使人們對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誠意產生懷疑,也使政治制度改革的呼聲日益強烈。
3、答案要點:
相同點:第一,兩國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第二,兩國在經濟危機眾打擊相對較重,回旋余地很小,都希望對外擴張尋求出路。第三德日兩國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都不滿。
不同點:第一,德國法西斯實力是通過建立法西斯政黨,選舉上臺的,日本是通過均不建立法西斯專政的。第二,德國法西斯上臺主要是自上而下,而日本史自下而上的。第三,德國法西斯對國家政治體制做了徹底改變,建立法西斯極權統治,而日本沒有突破天皇制的框架范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